第五十六章 聯盟的建立(2 / 3)

---

對楚清臣麵授機宜之後,李慕菲又趕到了比勒陀利亞,找到了自己在國會的留守--張應中,把這次事件的前前後後跟他說了一遍,指示他聯絡國會內的眾多派係,在報界大肆宣傳此事大造輿論之後,爭取盡可能多的盟友,在國會內推動這項法案。

聽完李慕菲的介紹,張應中想了片刻,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似的,笑著對李慕菲說:“委員長,恐怕這次我們不需要做什麼工作,就有人會主動地和我們站到一個戰壕裏。不過他們要達到的恐怕是另一個目的,這就要看委員長您願意不願意接納這個盟友了。”

李慕菲大感興趣:“還有此事,這個主動送上門的盟友是哪些人?張大哥,你和我仔細說說。”

張應中微微一笑:“就是你們金城李家的老本家福建李家啊。”

李慕菲一頭霧水:“這又從何說起?”

“委員長,您知道福建李家和布爾人一向不和吧?”張應中問道。

李慕菲點了點頭,這點他倒是久有耳聞,福建李家近年來勢力大減也和失去了布爾人的支持有關,但在華人剛剛到達南非的時候,情況卻是完全不同的。那時福建李家作為華人的領導者,與布爾人的關係非常之好,雙方是親密的盟友,這個盟約持續了非常久的時間,一直未有絲毫動搖。

後來,英國人奪得了開普殖民地,並在這裏實行一係列不利於布爾人的政策,使得開普敦的布爾人向東北方大量遷移,因為英國人主要的目標是布爾人,華人此時在開普敦的日子還算好過,所以福建李家並沒有隨著布爾人主力一起東遷,而是留在了開普敦。

不久之後,布爾人在東北方建立了奧蘭治和德蘭士瓦兩個國家,正是在這個時期,這裏的布爾人與福建李家的關係開始疏遠,一些隨著布爾人主力東遷的華人世家開始暫露頭角,比如說金城李家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家的,而作為東遷華人中影響力最大的沈家也因此和布爾人建立了新的盟友關係,漸漸取代了福建李家的位置。

等到英國人開始迫害華人的時候,留在開普敦的諸多華人世家才開始後悔,並追隨著布爾人的足跡來到了德蘭士瓦和奧蘭治,雖然有了華人主力的加入,這兩個國家的實力大增,在成功占領共和港並且合並為南非共和國的過程中,後來的華人世家功不可沒,但顯而易見的是,福建李家和布爾人的盟友關係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布爾人與沈家走到了一起。

此後,福建李家的後代大多碌碌無為,而相比之下,沈家家教更好,後代的表現也讓人讚許,布爾人這股政治勢力更是毅然放棄了福建李家,轉而成為沈家的堅定支持者。

也許是覺得布爾人背叛了自己的緣故吧,福建李家與布爾人的關係急劇惡化,而大概十年之前發生的一次事件更讓雙方轉而成為政敵。

每到春節,華人素有過節放鞭炮的習俗,即使漂洋過海來到南非,這個習俗也保留了下來,布爾人最初對這個風俗非常不理解,但隨著時日推移已經漸漸被華人所影響,甚至一起加入到放鞭炮的行列。

那一年的春節,卻發生了一件意外,福建李家的一名紈絝子弟在新年酒會上喝多了,過於興奮,於是衝出酒店,跑到街上,點了一大捆鞭炮,扔到旁邊的院子裏,沒想到飯店旁邊是一家木材加工廠,竟然引起了火災,雖然很快被人撲滅,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但卻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早已對李家的敗家子們心存不滿的《南非日報》迅速做出反應,將此事大肆渲染,在社會上各界的壓力和慫恿之下,木材廠的老板將李家告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