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各國的態度(3 / 3)

為了方便沈知明聯係船隻,完成運送軍火和誌願者的任務,李慕菲特意指示自己在德國開辦的飛鴿自行車廠為沈知明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飛鴿自行車廠如今已經成為德國很有名氣的企業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車生產企業,這家工廠是李慕菲一手創立,是李家的獨資企業,不過因為其是在德國建立,最初的雇員幾乎全是德國人,公司的業務常年交給德國人負責,因而德國人一般視其為德國企業,也認為這是德國的驕傲。

但其實這家公司已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國際化跨國公司,尤其是在李慕菲的刻意為止之下,公司在英國、美國、南非等地都設有分公司和工廠、研究機構,也在積極向其他領域拓展業務。

對於這樣的一家大企業來說,為沈知明提供幾艘貨船的租金等花銷,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底氣一下子足起來的沈知明很快就聯係到了幾名同情南非的荷蘭船主,最終租借了四艘荷蘭貨輪。

不過荷蘭畢竟在這場戰爭中公開表示支持南非,英國人可能會以這個為借口攔截貨輪,為了防範萬一,沈知明又聯係了丹麥國內一些同情南非的人士,為這四艘荷蘭船辦好了手續,將船籍改為丹麥,在大西洋上航行時懸掛丹麥國旗。

其中一艘船運送從德國毛瑟克虜伯、法國什耐德-克魯索公司和捷克斯科達軍工廠購買的槍支火炮,此外還有一部分機床、機械零部件等戰略物資。另外三艘船則運送五千名誌願者。

這邊一切就緒之後,沈知明又跑去柏林,為這些荷蘭貨輪能夠在納米比亞鯨灣港靠港,進而從那裏進入南非,尋求德國人的默許。

在此之前,德國人其實對於南非在納米比亞規模不大的人員和物資流動還是睜一眼閉一眼的,比如周能等人和運往開普敦的無線電就是沿著比勒陀利亞--金呂市--鯨灣港,最終在那裏乘船抵達開普敦的。事實上,德國人出於開發殖民納米比亞的目的,對這樣的流通活動還是心內竊喜的,南非對於這樣一個物資流通渠道的需求,讓納米比亞這片無足輕重的不毛之地一下子變得重要起來,德國巴不得南非在鯨灣港的貿易越多越好。

但是,像這次一樣,規模如此龐大的人員和軍火輸送卻讓德國不考慮一下了,如果這事情被英國人發現,氣急敗壞的英國佬肯定不會和德國善罷甘休。

為了達到目的,沈知明又開始在德國政界上下活動,有了飛鴿自行車廠的影響力和資金支持,他在德國上層的活動能量比以前大得多了。

最為關鍵的是,沈知明聯絡到了皇太孫威廉,這位年輕人和李慕菲私交甚篤又一向對英國人反感,此外腓特烈皇儲的幾個兒女也對李慕菲很有好感,南非開始通過威廉,在德國政界施加影響,這種影響在多年以後威廉成為德國皇帝之後達到了頂峰。

種種活動之後,再加之俾斯麥和威廉皇帝本人都對南非目前為止在戰爭中的表現抱有甚至可以說是讚賞的態度,德國與南非此前在軍事上的合作與交流已經達到相當的地步,德國人也不忍心這麼輕易就將苦心經營多年的親德的南非拱手讓與英國,所以最終,柏林沒有多少懸念地倒向了南非一邊,非洲的納米比亞殖民地同意向這幾艘荷蘭貨船開放,而且此後歐洲運向南非的物資也得到了德國的默許,同時,為了維護自己在南非洲的利益,德國悄悄地增加了在納米比亞的軍隊人數,還向鯨灣港派去了幾艘戰艦。

隨著沈知明在歐洲的活躍,南非在外交領域上不利的局麵被打破,德國法國由中立轉變為偏向南非,而且還為南非共和國贏來了一批保衛國土的戰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