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將吳荻送回蓧麵胡同後,並不曾過久停留,就連老太爺挽留他在吳府用午膳都不曾答應。
私下裏跟妻子撒嬌歸撒嬌,可既然給自己做了個五年計劃,就要抓緊時間好好辦差不是麼?差事辦得越好、越早結束,他才能越早達到目的。
將李榕送走後,老太爺一路往書房走就一路打定了主意,說是立刻便得差人給老嚴頭兒送個口信去,這些日子他們兩個老不死的也不能在家窩著了,還是每日都去黑鷹衛衙門點卯當差為好。
吳荻知道了祖父的決定後,也長長鬆了口氣。
這種關鍵時刻,皇黨就得做出皇黨的樣子來,當今聖上與下一任新帝才好更加順利完成交接不是?
再說皇上病了那麼久,時日真得越來越少了,祖父外祖父身為黑鷹衛副指揮使,必須將警衛等等各種任務都擔起來,就算都白部署了,也省得叫人說他們拿著朝廷俸祿卻目無君王不是?
至於這個家裏有她呢,公爹打發她回來不就是這個意思麼。
之後的幾日,既是連吳老太爺都重回黑鷹衛衙門當差了,而吳臨楓本就是個實打實的辦實事之人,就算職務與黑鷹衛等部門不同,卻是更加忙碌了;因為工部從來都有未雨綢繆這個說法,在旱季時就要防澇,入冬了當然更忙。
吳荻便一邊替祖父和父親守著家,一邊忙著接待聞風趕來探望她的女眷。她也不打算手把手教誰怎麼應付即將可能發生的大事,不論誰來探口風、討主意,她一概全是那句話,叫各家隻管以不變應萬變。
她既然是打定這個主意了,將那句話說罷,剩下的全是各種寒暄問候與一些閑話,比如聊聊今年冬天的京城流行什麼樣的大毛衣裳,又流行什麼樣的頭麵來配……再或者便是誰家新挖了一個花窖,隻是再不提一句朝政之事。
女眷裏的聰明人當時就明白以不變應萬變的意思了,旋即便滿意而歸,不明白的也回家與老爺們商議去了,卻不知臨親王府就在吳荻回了娘家的第四日險險翻了天……
臨親王與李榕都忙,這幾日也便都沒怎麼著家,外加她這個世子妃又回了娘家,老實了個把月的百花園突然就亂了套。
喬媽媽和南媽媽並不曾跟著吳荻回娘家,一是兩位媽媽年紀大了,三五日內兩頭折騰沒什麼必要,二也是被吳荻刻意留下應付突發狀況外加替她看家的;得知百花園鬧了起來,兩位媽媽先是匆匆過去安撫加打壓,不過到場後便知道單憑她倆已經應付不了,旋即就派了人來蓧麵胡同請世子妃回府。
“什麼?出了人命?”這第四日一早,吳荻聽得來人稟報,立刻就變了顏色,人也趕忙從暖炕上下了地,高聲喚著薔薇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回臨親王府。
“世子妃可是回來住對月的,不是說得住上個五七八天才好麼?”薔薇倒不是個古板人,更不是拿著這風俗那習慣說事兒的性子,隻是這幾天來的各種忙碌她看在眼裏,今日若是世子妃急匆匆回了王府,會不會又引得不少人胡亂猜疑,甚至說臨親王府都已自身難保……再令世子妃的忙碌白費了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