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季珩之前為了提防宋執澈,提前練習過演唱這首歌曲,可要真讓他配上音樂從頭至尾來一遍,對於停留在能清唱層次上的他而言,還是有些牽強。何況現在播放的這首《向靈魂告白》還並非譜子上的原版,無論是旋律還是音效都多多少少與原來的有著一定的差異。
更重要的是,雖然台上他們兩個演唱者知道已經換歌了,但台下的觀眾並不是人人都清楚這一點。為了不讓那些不清楚的觀眾聽出端倪,他們還得現場改動原本的歌詞,讓前後兩段歌曲聽上去不那麼違和。
果然是一個棘手的大麻煩。季珩蹙起了雙眉。
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季珩隻能完全憑著前世為這首曲子填詞時聽到的旋律來一遍調整一遍演唱。
這個時候他已經顧不得愣在一旁的宋執澈了,哪怕這是雙人搭檔的比賽。
這首《向靈魂告白》的歌曲無論從創作的背景還是整體的旋律,都明顯與《清雋》不相符。《清雋》要的是那種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愛而不能的哀傷,但旋律之中穿插著無怨無悔的熾熱的情誼。而《向靈魂告白》所要表達的則是生與死的距離,且是毫無轉圜,從歌曲的第一個音開始就悲情到最後。
怎麼在兩首歌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呢?
帶著這個問題,季珩先按著《向靈魂告白》最初的歌詞開始演唱。
他沒有延續之前戲子唱小生的唱法,而是回歸最初軍官冷硬卻又隱藏在深處的柔情的聲音,以軍官的視角來描摹戲子刺殺自己的情景。
軍官早就知曉戲子的底細,但心還是忍不住為之傾倒。他深知每次戲子為自己唱完一出戲後摻著深情的殺意,也深知戲子徹夜不眠的不忍與無助,所以他最終選擇成為率先充當惡人的那個人,用向上級彙報機密情報來脅迫戲子為了國家和百姓而不得不對自己下手。
當最後一夜來臨,軍官撤下所有的侍從。戲子以一出劍舞,用早就替換成那把軍官曾送給戲子的鋒利的劍深深刺入他的左胸口後,血泊中軍官隻是叮囑戲子好好活著,而後在永遠地閉上雙眼前勾起一抹溫柔的笑,亦如他們初見時的美好。
這時季珩唱到《向靈魂告白》中一句“我明知前路漫漫,卻饒是為你,甘之如飴”,想著軍官那抹笑,不自覺地就改成了“我明知前路黯淡,卻饒是為你,飛蛾撲火”。
然後季珩的聲音在這裏驟然斷了,輕咳幾聲後,迎來一片靜寂,亦如血泊中的軍官,帶著微笑帶著他曾遇見過最美的愛情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了這個場景作為鋪墊,季珩的思路驟然放開。
雖然在電影中,作為背景樂的《清雋》至此便完成使命,淡出人們的視線,可電影的劇情卻沒有因此完結。
刺殺之後還有一個真相大白的尾聲。當戲子知曉軍官上報機密情報不過是對方吸引自己的幌子,當戲子知道死前軍官已將部隊的主力軍歸順於自己所效力的一方,當戲子收到那一封遲到的表白信……無法言喻的愛恨情仇仿佛凝結成一滴一滴剔透的淚珠,打濕了信紙,打濕了衣襟,也打濕了戲子努力隱藏起來的真心。
《向靈魂告白》恰好便是刺殺的延續,也是尾聲時戲子內心的獨白。
隻聽得季珩拔高了音,用女腔慢慢地唱起《向靈魂告白》剩餘的歌詞。他故意刪減了不少多餘的歌詞,給人一種因為哀愁話出口不能成章的支離破碎的感覺,來勾勒出戲子此時心死的絕望。
聲音一下有,一下沒,隻三兩句,便將愛與哀,恨與怨展現得淋漓盡致,聽得人心一陣抽痛。
眼前仿佛出現了那把刺殺所用的劍。戲子一遍一遍地擦著上麵曾經沾染過的血漬,劍刃早就幹淨了,卻還是讓戲子有種沾滿血腥的錯覺。最後一遍擦完劍後,戲子的指尖漫出一抹鮮紅,反手一攤,整個手掌全是通紅的血色。然後伴隨著一道重新被染紅的劍墜地發出的聲響,視野自此一片昏黑。
劇終曲散,季珩的聲音也就此打住。
最後還有一小段伴奏,季珩改為念白:
軍官說:“你還是來了。”
戲子說:“我用靈魂伴你此生。”
這下,這首歌是徹底的結束了。
季珩深深鞠了一躬,然後一把拽起拄在原地半天的宋執澈,連掌聲都不要就迅速地往台下奔去。
直到狂奔著回到了休息室,季珩才停下大喘氣。同時回想起剛結束不久的演唱,季珩隻覺得自己之前篤定包小湘那一組會輸的自信徹底消失了。
暫且不說宋執澈和自己第一段配合得有多渣,單是看後一段宋執澈一個字沒唱違反了比賽的規則,季珩就知道自己在‘The king of karaoke’的舞台上算是徹底玩完了。
很快,第二輪的剩下兩組的演唱就全部結束了。
季珩和宋執澈被叫到後場等著最終的成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