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化解危機第與結果(1 / 3)

三首歌應該怎麼最好的利用使他們發揮最大的作用?

季珩迅速地思考起來。

因為殺馬特少年這麼一鬧,自己之前積累起來的所有圍觀群眾數瞬間就清零了,所以選擇大賽最終考核的兩個指標之一的平均的人流量來製勝定然行不通,也已經來不及了,現在就隻能走選擇另一個指標——表演所賺得的錢。

如果不是隻剩下這一條路供給季珩選擇,那麼打死他,他都不敢選擇這個比賭博還捉摸不定而又令人心懸得老高的方式來獲取順利。

可現下,他隻能用這條路放手一搏試試了。

所以首先,他的第一首歌一定要能迅速集聚起群眾,不能再局限於符合一部分人的口味上,要選擇最能引發大多數人的共鳴的歌曲。

按照這個標準,季珩迅速從現有的歌單中鎖定了一首歌曲,然後一秒鍾都不耽擱立馬調到這首歌開始演唱,同時在心中盤算起下一首歌應該唱什麼。

這是一首最近紅遍全國的熱曲,兼有洗腦神曲及廣場舞必跳曲的美名。自發行起隻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紅遍大江南北,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大的孩子,隻要這歌一放出來,幾乎人人都會跟著哼上那麼一兩句。

這首歌曲在街頭表演向來最受歡迎,不過同時也倍受著爭議。因為大多數街頭藝人都有自己的,來唱這首歌曲也會不自覺地代入,從而改變這首歌曲原本唱法帶來的微妙的和諧,反而抹黑了這首歌。所以對於一些自我和主流控製能力不是特別好的街頭藝人而言,一般都還是選擇盡量避開這首歌。

可季珩沒有這方麵的擔心。倒不是他自誇,比一般的街頭藝人強,而是這首歌的原唱人正是那個和他剛剛開始同居生活的對象——莫亦珣。作為對方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季珩對這首歌的還原程度以及熟悉程度遠比其他街頭藝人高上了不止一倍。

雖然一開始莫亦珣教他的時候,他心底還有一些小別扭,總覺得又被自己要超越的對象壓低了幾分,不過現在,季珩可是十分感謝莫亦珣作出教自己的這個決定。

光是唱吸引不了多少人,季珩幹脆一咬牙,開始跳起歌曲MV中的舞蹈。這麼一來,無疑是瞬間就點燃了周圍人的熱情,以至歌曲還沒有唱道□□部分,在季珩周圍就圍起了一黨年齡各不相同的人。他們一邊聽著季珩的唱,一邊跟著季珩跳,不一會兒圍聚的人數便從最初的一小撮變成了一大黨。

等季珩唱完跳完結束了這一曲後,麵前的那個小紙箱裏的紙幣已經從先前淺淺的一層,堆疊到了中線。

熱舞的同時,季珩已經迅速鎖定了第二首歌曲——最後一場空降賽的指定演唱歌曲,由濮葉鈞親自為他量身混搭的歌曲——《小馬特》。

這是集訓期間第一天晚上季珩所演唱的《小X果》和《X馬特遇上X剪吹》的混搭加強版,徹底貫徹了以濮葉鈞為首的街頭演出團隊的宗旨——‘誓把節操碎一地’。

因為之前一首歌曲舞得太嗨的緣故,下一首歌曲季珩就算是想站在原地不動單純唱歌都不被群眾們允許。

在群眾的強烈要求之下,季珩隻好努力地回憶這兩首歌曲的神MV,然後迅速編纂了一下,毫無違和感地把兩首歌曲的舞蹈串在一起。

於是,在眾人的眼中,隻見一個紅綠搭打扮得很誇張的年輕人一邊在台上聲嘶力竭地唱著雷死人不償命的神曲,一邊跟隨著歌曲的節奏開始跳起雖然看上去有些淩亂但激情與搞笑並存的舞蹈。

當季珩唱到後段時,那些試圖學著他跳的群眾索性放棄了這首歌曲的正確舞蹈方式,開始各種瞎編亂跳,群魔亂舞。

場麵雖然變得很混亂,不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絲毫沒有因為是在廣場上的緣故而有半分忸怩,放開了膽子地跳著唱著笑著。

這時候的小紙箱已經快被紙幣填滿了。

眼見著勢頭大好,扭轉局勢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當第二曲結束後,季珩卻犯了難。

在經曆了連續兩首都是又唱又跳嗨到極點的歌曲後,不光是最賣力的季珩,就算是跟著一起唱一起跳的群眾這時候也開始有些乏了,同時,與之而來的還有視覺上與聽覺上的審美疲勞。

雖然這種倦怠還很細微,還能再堅持聽完一首同類型的歌曲,也不排除有一些偏愛這種的人比之前更嗨,但大多數人的興致定然會削弱一大半。所以思來想去,季珩還是決定徹底一改這種歡樂的。

但在究竟是選擇走溫和一些的,還是選擇走悲情一些的季珩卻一直糾結著沒有答案。

溫和一些的合適緩衝以及調整群眾的狀態,以便很好地承接下一首歌曲,可是選擇這種平淡的過渡指不準會誤導群眾,讓他們積蓄力氣全部用在後一首歌曲上,從而無視這首歌曲。而這已經是他的最後一首歌,他並沒有下文給群眾們期待了。

至於悲情一些的對剛剛結束的歡快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暫且不說兩種截然不同,光是把它們迥然相異的地方沒有絲毫的過渡就直接放在一起也夠讓人難以適應了。

一旦把握的尺度不對,這種大悲大喜非但會挑撥到群眾的情緒,使他們中途就叫停,更甚者還會瞬間就把季珩之前的全部努力毀於一旦。

糾結了好一會兒,季珩終於打定了主意。

雖然常言道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季珩應該選擇溫和一些的,不過既然已經是放手一搏了,他便索性玩大一點。反正失敗了,目前他小紙箱裏的紙幣又不會瞬間清空,頂多被人順手扔幾個臭雞蛋罷了。

何況他有把握,自己歌單中唯一一首具有極其悲壯色彩的歌曲可是前世他的代表作之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都比那些沒有基礎保障的歌手多了幾分勝利的資本。

那為何不拚一把試試呢?還順帶可以就著這個機會先給宋執澈這小子一點威懾。

最終決定後,季珩便不再耽擱一秒鍾,迅速調出了那首歌曲。

這首歌曲名叫《最後的你》,雖然是一首標準的R&B曲子,但無論是從旋律還是從歌詞上來看,這首歌曲都比純粹的抒情歌更細膩而催淚。

它的前段比一般的抒情歌要快上不少,運用大段大段的快節奏與歌詞來渲染悲情的氣氛。到了高【潮】,它一改R&B曲子的傳統,加入了抒情歌的元素,把節奏放得很慢,並將一句經典的歌詞來回反複地唱。

隻是這種反複卻又不像抒情歌一樣單調而枯燥,每一次反複,這句歌詞的旋律就上調一個調,到最後一句反複的時候,幾乎已經能和海豚音的高與尖媲美。同時不斷拉長,宛轉,瞬間就把悲情【色】彩拔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雖然季珩前世是這首歌曲的原唱,不過重生後,他並沒有用原主的身體挑戰過這種高音試試。所以對於最後能不能飆上高音,他心底其實是沒底的。

不過,正是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季珩也才更期待演唱,更期待帶來的突破與不一樣的詮釋。

前奏才一淡出,原先歡騰與熱鬧的氣氛便像被寒潮襲擊了一般,霎時跌破零點開外。群眾們雖然一時間對季珩所要演唱的歌曲曲風的突然轉變有些不適應,但並沒有馬上離場,而是繼續靜候觀察詳情。

等季珩開始演唱的時候,群眾中已經有不少人叫出了這首曲子的名字,並大聲吆喝要季珩直接奔著高【潮】去。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有了這些人的帶動,聽過沒聽過這首歌曲的人都被一陣一陣的強烈吆喝聲吸引了目光,聆聽季珩演唱的同時,也開始期待起吆喝聲中一直不斷重複提到的‘高【潮】’。

這麼靜下心來一聽,每個人的心都被細膩的歌詞牢牢掌控住,隨著歌曲的推進,加之季珩清朗嗓音的修飾,越發著迷起來。細膩的歌詞很容易就在每個人腦海中補出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雖然故事沒有任何對白,卻因為有著歌聲的渲染反為這份缺憾增色不少。

女主的一個動作,男主的一個眼神,在整首浸透著傷感的曲子中醞釀出一份默契的深愛。雖是悲切入骨,卻又溢滿無法言說的暖,兩種感情雜糅在一起不會顯得很突兀,反倒為之後的極悲埋下伏筆。

繼而,淡淡的悲傷一轉,一變為催人淚下的大悲。這個時候正式進入了高【潮】部分,隨著一句有關愛情誓言的質問,開始了反複與升調所帶來的反差。

那些了解這首歌的聽眾一下子就激動起來,卻又是有些像屏住呼吸般的壓製,像是自己支持的球隊正在禁區裏傳球,忍不住懸著心期待臨門一腳時的焦灼。

高了,高了,高了……他們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著,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季珩在心底也默數著升調的遍數,那種克製不住的期待與聽眾們幾乎無異。像是跨年時分最後十秒的倒數,每念一秒,期待就添一分,心開始不禁地顫抖起來。

最後一遍反複完畢,季珩輕輕地吸了一口氣,同時閉上雙眼。氣足的一瞬間,雙眼猛地睜開,攥緊了手中的話筒飆出了萬眾矚目的最高音。

這一聲最高音的時間很長,並不斷拖著它的尾巴極速地轉著彎。一起一伏,悲涼而哀傷,久久沒有停止。

這期間,在場的所有群眾像是被猛地撞入了歌曲描繪的那個世界,看著男女主角一方含笑離世,一方死死抱住對方的身體放聲大哭。

哭聲似是與那高音重疊在一起,百傳千折之後亦如隕落的星辰杳然墜地,黯淡,湮滅,直至不見。縱使有千種深情脈脈,哭啞了嗓子,也隻換得無人回應的離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