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終於結束了。這場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使南方損失慘重,戰後在經濟上、政治上的重建問題便異常迫切地提到了議事日程。對於剛剛掙脫奴隸製的枷鎖,獲得人心自由的南方四百萬黑奴來說,“重建”是給他們的生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意味著他們充滿生機的新生命的開始,所以他們對“重建”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可是,已經窮途末路的南方奴隸主們對於北方的勝利恨之入骨,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企圖進行垂死掙紮,有朝一日卷土重來。
早在內戰中,他們眼看林肯領導國家渡過難關,並先後頒布了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等,使北方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同時,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末日,便把一切仇恨集中到林肯一人身上,他們伺機要除掉林肯。
從內戰結束的第一天起,林肯每天忙於戰後的重建工作,雖然工作忙碌而緊張,但精神振奮,心情愉快。正當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候,一些喪心病狂的歹徒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謀殺林肯。林肯光恐嚇信就收到了80多封,他很清楚自己一直處於要被暗殺的威脅之中,但他毫不畏懼。瑪麗很為丈夫的人身安全擔憂,親朋好友也為他的安危提心吊膽,曾告誡他注意安全,切不可疏忽大意,林肯對此都是一笑了之,從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4月10日,林肯坐著留了一個影。照片上的他,骨瘦如柴,兩頰深陷,這是他日理萬機完成了使國家南北統一、免遭分裂的偉大壯舉所留下的形象。但他慈眉善目,嘴角還蕩漾著一絲掩蓋不住的微笑,這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是勝利的微笑,驕傲的微笑,也是他執政四年來第一次在鏡頭前露出笑容。
4月11日,林肯邁著穩健的步伐,充滿信心地登上白宮的陽台,發表了簡短的賀詞。首都華盛頓從來沒有這麼熱鬧,禮炮隆隆,歌聲如潮,人們穿著漂亮的禮服,一個個興高采烈。勝利了,終於勝利了!人們踏上雨後泥濘的道路,湧向還結著雨水的白宮的草坪,跺著腳,歡呼著勝利。當林肯出現在白宮陽台上,洪亮的聲音在廣場上空響起的時候,人們安靜下來,屏住呼吸,仔細聆聽總統的每一字,每一句賀詞,仔細端詳總統慈祥的麵容,人人尊敬這位偉大的總統。林肯在致辭中號召人們,重建家園,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晚上,首都華盛頓如同白晝,火炬、燈光和篝火通宵達旦地燃燒著,人們載歌載舞,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在白宮,總統伏案疾書,這位合眾國的總統,日夜想的是如何“重建”南方,如何解決黑人的生活問題,如何與英國、西歐等各國搞好外交等等。
4月12日,前方傳來唯一仍在南部聯邦手中的重要城市莫比爾被聯邦軍隊和平解放的佳報。林肯很高興。他是個溫和主義者,他不願意看到流血事件。
4月13日,華盛頓比前幾天還要熱鬧。人們成群結隊地上街遊行,慶祝勝利。晚上,燈光輝煌的首都一片輕鬆愉快的氣氛。林肯和人民在一起,談笑風生。忽然,一支英姿勃勃的海軍樂隊,伴著樂曲樂陶陶地來到人群中。林肯微笑著點了一曲《迪克西》。霎時間人群沸騰了,大家鼓掌歡呼起來。《迪克西》是當時南方的一首流行曲,被當作南部聯邦的象征。林肯之所以選這首曲子,寓意是深刻的。
4月14日,星期五,是耶穌的殉難日。這一天,天空陰沉沉的,大地一片昏暗,狂風陣起,老鴉聒噪。人們隱隱約約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昨天的一切一切都還曆曆在目,昨天的氣氛是那麼熱烈而歡快,昨天總統充滿信心和微笑還定格在他們的腦海裏,昨天憧憬未來,大家歡聚在一起高唱《迪克西》,……可是今天……人們不敢去想,隻希望得到上帝的保佑。
這天早晨,林肯同往常一樣,早早起了床,7點鍾到了辦公室。工作了一小時後,便和家人共進早餐。
不知怎麼回事,昨晚自己又做了那個很熟悉的夢,這個夢一直在腦海裏回蕩,他夢見自己乘坐著一隻難以形容的很特殊的神秘莫測的小船,急速地駛向一處黑暗模糊的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