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旁有一個小平台,這就是傳說中的孟薑女的梳妝台。相傳孟薑女千裏迢迢尋夫來到長城腳下,想到就要見到日夜思念的夫君範喜良,心裏十分高興。她想找個地方梳洗一下,可這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呢?於是,她便在一塊巨石上磨出一個小平台,又在旁邊磨出一個小圓坑,捧來積雪,化成雪水梳洗打扮起來。這個小平台,便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梳妝台。望夫石旁有一個六角攢尖頂小涼亭,這就是振衣亭,相傳為孟薑女被逼投身大海之前整理衣衫的地方。振衣亭地勢較高,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是一處觀長城覽渤海的好地方。
在薑女廟東南約5公裏的海中,有兩塊礁石兀立,高者似碑,低者似墳,一高一矮,相傍相依,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薑女墳。相傳孟薑女千裏尋夫到這裏,哭倒長城800裏,秦始皇不但對其遭遇毫無同情之心,反而垂涎孟薑女的美貌,欲納為妃。孟薑女不畏強暴,縱身跳進茫茫大海殉夫而死。就在她跳入大海的一刹那,海上波濤洶湧,白浪滔天,海裏冉冉升起了這兩塊礁石,人們便說這是薑女墳。
1993年,在薑女廟北側,新興建了大型園林式庭院建築——孟薑女苑。以孟薑女千裏尋夫的民間傳說為依據,以具有秦、明代建築風格的宮殿、瓦舍、衙署、城垣、水榭、樓廊等為依托,運用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控製技術,修建了許多場景,將“孟薑女尋夫”這一曆史傳說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廣大遊客麵前。
神話傳說
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牆爬到薑家結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啊!打開一看,裏麵有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於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薑女。孟薑女長大成人,方圓十裏、八裏的老鄉親,誰都知道她是個人好、活好、聰明伶俐,又能彈琴、作詩、寫文章的好閨女。老兩口更是把她當成掌上明珠。
這時候,秦始皇開始到處抓夫修長城。有一個叫範喜良的公子,是個書生,嚇得從家裏跑了出來。他跑得口幹舌燥,剛想歇腳,找點水喝,忽聽見一陣人喊馬叫和咚咚的亂跑聲。原來這裏也正在抓人哩!他來不及跑了,就跳過了旁邊一堵垣牆。原來這垣牆裏是孟家的後花園。這功夫,恰巧趕上孟薑女跟著丫環出來逛花園。孟薑女冷不丁地看見絲瓜架下藏著一個人,她和丫環剛喊,範喜良就趕忙鑽了出來,上前打躬施禮哀告說:“小姐,小姐,別喊,別喊,我是逃難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薑女一看,“範喜良是個白麵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回去報告員外去了。老員外在後花園盤問範喜良的家鄉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牆入院。範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挺老實,知書達禮、就答應把他暫時藏在家中。範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兩口見他一表人材,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範喜良一提,範公子也樂意,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那年月,兵慌馬亂,三天兩頭抓民要夫,定了的親事,誰家也不總撂著。老兩口一商量,擇了個吉日良辰,請來了親戚朋友。擺了兩桌酒席,歡歡喜喜地鬧了一天,倆人就拜堂成親了。常言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小倆口成親還不到三天,突然闖來了一夥衙役,沒容分說,就生拉硬扯地把範公子給抓走了!
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薑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沒有盼到,信兒也沒有盼來。盂薑女實實地放心不下,就一連幾夜為丈夫趕做寒衣,要親自去長城尋找丈夫。她爹媽看她那執拗的樣子,攔也攔不住,就答應了。孟薑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薑女一直奔正北走,穿過一道道的山、越過一道道的水。
孟薑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尋失的行程。餓了,啃口涼餑餑;渴了,喝口涼水;累了,坐在路邊歇歇腳兒。有一天,她問一位打柴的白發老伯伯:“這兒離長城還有多遠?”老伯伯說:“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是幽州,長城還在幽州的北麵。”孟薑女心想:“就是長城遠在天邊,我也要走到天邊找我的丈夫!”孟薑女刮著鳳也走,下著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廟去了。破廟挺大,隻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齜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個年輕女子,怕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顧不上這些了,找了個旮旯就睡了。夜裏她夢見了正在桌前跟著丈夫學書,忽聽一陣砸門聲,闖進來一幫抓人的衙役。她一下驚醒了,原來是鳳吹得破廟的門窗在響。她歎了口氣,看看天色將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