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多少曾經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組成家庭後不出幾年便反目成仇,多少衝破門第之別和父母毅然決裂去擁抱愛情的鍾情男女走進婚姻殿堂後不久卻分道揚轆,可以說比比皆是。到了為人父母之後,他們會在自己的孩子麵前去懺悔自己當初的不成熟和錯誤,會對自己將要成年的孩子像當初自己的父母勸說自己那樣去諄諄教導他們。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因為生活的許多道理是需要人生閱曆才能夠真正弄明白的,這也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吧!父輩們把自己對生活的閱曆總結成經驗,去企圖引導自己的孩子少走彎路,少跌跟頭,少受傷害,可癡迷於情魔之中的少男少女哪個能夠明白父母的苦心呢?
所謂愛情,它僅僅是一種情緒取悅和心理享受而已,而婚姻則是要組成一個相對固定的團體去共同麵對生活的許許多多,要一起走上很長很長一段路去風雨兼程,所以僅憑心理取悅是靠不住的。人對人的心理取悅是會有審美疲勞的,是有一定時間限度的,就像超市裏的美味糕點,都會有很短的保質期。而相對固定的婚姻,它像一艘漂泊在大海上的航船,時刻需要男女舵手共同用自己的修養,實力,性格去處理所遇到的一切實際問題。如果兩個人各方麵素質相對一致,則可逢凶化吉,破浪前進。如果兩個人各方麵相差太遠,不能共同承擔起舵手的責任,那這艘船遲早都會被大海吞噬掉。
如果那個孩子能夠理性的從父母那兒多汲取些他們的人生經驗,他們就會少付出些成長的代價!
曾經有一部叫《廊橋遺夢》的美國電影,感動了好幾代人,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果實飄香的秋季,攝影師羅伯特來到美麗的依阿華鄉間拍攝那座著名的廊橋時,邂逅了美麗的鄉村女教師弗郎西斯卡,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沒有多餘的語言,他們的情緣好像是前世定好的。他們在一塊度過了充滿激情的短短四天,那四天,有月色下的漫步,有燭光裏翩翩起舞和深情凝視,有熾熱甜美的性愛,這四天是一對被世俗生活弄得疲憊不堪的男女渴望浪漫與激情的充分揮灑。可是“歡愉恨天短”,人生不可能就是這短短的四天,四天過後,攝影師要走了,他要弗郎西斯卡跟他走,並他向她描繪了他們未來的生活藍圖。可女教師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每個人都是渴望浪漫的愛情,但她知道,以前的生活雖單調乏味,但卻平靜安逸,她一旦跟攝影師走了就意味著從此要浪跡江湖,過一種動蕩的生活。她的選擇是對的,兩顆歡愉的心激情肆溢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激情是會平淡下來的,而一個人的幸福是一輩子,而不是僅僅隻有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