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的軍事才華集中體現在一個“奇”字,出奇製勝是他成功戰例的特點。太平洋戰爭中,“跳島作戰”是他的拿手好戲,這反映了他在戰略概念上的冒險和創新。“跳島作戰”能充分發揮己方的海空機動優勢,既減少傷亡,又讓大批日軍無用武之地,加速戰爭勝利的進程,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朝鮮戰爭中的仁川登陸,則是麥克阿瑟在戰役層次上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
除了軍事指揮藝術,麥克阿瑟還是出色的教育家和軍人政治家。他在20年代是西點軍校曆史上最年輕的校長。他擔任校長時正是西點軍校經曆大變革的時代,他給軍校帶來的活力和進行的教育改革到現在還有深遠影響。日本投降以後,麥克阿瑟作為盟國占領軍最高司令,實際是日本的太上皇。他對日本進行徹底的現代化改造,從政治製度到經濟製度,從選舉權到新憲法。雖然此人反共而且改造的是中國的世仇日本,單就他的工作而言,必須承認他是個出色的政治家。
麥克阿瑟的弱點也和他的天才一樣明顯。他打過不少本可以避免的敗仗,像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的空軍被日軍奇襲毀在地麵上,像朝鮮戰爭第一和第二次戰役。麥克阿瑟過於自信,自信到狂妄的地步,所以往往輕視對手,所有這些敗戰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輕敵。反過來,他開始重視對手時,往往又有天外飛仙似的妙手出現。他的出身、教育、經曆決定了他的優越感和自信,他對榮譽有中世紀騎士式的渴望。麥克阿瑟是美軍將領中獲得勳章最多的一人,也不吝惜給手下的人以榮譽。在他的回憶錄中每次作戰之後都有長長的注解“我按以下的順序嘉獎我的部下”,這在所有將領的回憶錄中絕無僅有。以上這些都造成了他的個性弱點,進而影響他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