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鐵托: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英雄(1 / 1)

鐵托,全名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南斯拉夫總統,南共聯盟主席、元帥,軍事學博士。

鐵托1892年5月生於克羅地亞一個貧農家庭。由於家境貧窮,鐵托很早就品嚐了生活的苦澀。12歲,鐵托被迫輟學,15歲時外出謀生。他先是當放牛娃,然後是當飯館的招待員,最後拜了一個師傅,做了學徒工。此後,他開始四處流浪,在克羅地亞國內及捷克、奧地利和德國當五金工人,此間,他加入了五金工人協會。20歲時,他又加入克羅地亞社會民主黨。

1913年,鐵托被征召進奧匈帝國軍隊。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鐵托在軍隊中進行反戰的宣傳,鼓動士兵反對這場不正義的戰爭,受到軍事處分,並被派往前線去充當炮灰。1915年3月,鐵托在戰鬥中負傷,被俄軍俘虜,並押解到俄國境內。不久,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1917年10月,鐵托在鄂木斯克參加“國際赤衛隊”。

1920年,鐵托回國,參加了南斯拉夫共產黨,開始投身於工人運動。由於他的傑出才能,遭到當時南斯拉夫政府的嫉恨,成為他們誓欲捕獲的目標。1927和1928年,鐵托兩度被捕。此後,鐵托在獄中度過了六年之久,1934年因刑滿被釋放。經受六年鐵窗之苦的鐵托並沒有放棄共產主義的事業,他出獄後,被選為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5年初,鐵托被派往莫斯科共產國際巴爾幹書記處工作,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理論,這段進修的經曆使鐵托的理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使他得以建立與蘇聯共產黨高層的緊密聯係。

1937年,為了支持西班牙的革命政府,鐵托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與各國進步人士一起,加入國際縱隊,參加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戰爭。同年底,被授命臨時主持南共中央工作。1938年,由於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層出現問題,共產國際準備解散南共。但是,鐵托認識到,南斯拉夫要解放,必須依靠一個有力的政黨作為核心,於是他前往共產國際,說服主要領導人,保證整頓南共,以使她成為一支極具戰鬥力的政黨,共產國際終於同意保留南共。由於他的傑出貢獻,1940年,鐵托當選為南共總書記,他也隨之成為黨的主要領導人,從此,南共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

不久,鐵托麵臨希特勒的威脅。1941年4月6日,德意法西斯出動23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橫掃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政府軍土崩瓦解,希特勒迅速占領了南斯拉夫。在民族危亡的時刻,鐵托認識到南共必須承當起驅逐侵略者的任務。6月27日,南共中央成立南斯拉夫人民遊擊司令部,鐵托自任總司令,迅速組織部署,發動了全國規模的七月起義,打擊德國在南斯拉夫的法西斯駐軍。同時,鐵托在塞爾維亞西部山區,以烏日策為中心,建立了第一個解放區和根據地。同年12月,鐵托創建了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第一支正規軍——“第一無產階級旅”。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鐵托領導著這支隊伍,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轉戰山區,粉碎了德國駐軍的七次大規模圍剿。在蘇捷斯卡戰役中,鐵托親臨前線,但是不幸負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惟一在戰場上負傷的總司令。1943年11月,鑒於鐵托的巨大貢獻,人民軍授予他元帥的稱號。

到1943年,在鐵托的領導下,南斯拉夫人民軍已經發展到擁有近百萬人的部隊,此時,由於國際形勢向有利於盟軍的方向發展,希特勒在南斯拉夫的統治搖搖欲墜,鐵托宣布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為南斯拉夫臨時政府。1944年,鐵托率領人民軍,與蘇聯紅軍相配合,解放了首府貝爾格萊德。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鐵托任聯邦政府主席,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南斯拉夫共和國成立後,鐵托積極開展外交活動。1955年,他參加了沒有外國殖民者參加的亞非會議,正是這次會議促使他產生了不結盟思想的萌芽。1961年9日,在南斯拉夫的參與發起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此後,不結盟運動成為一項重要的國際運動。鑒於鐵托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與爭取人類進步的事業中所起的獨特而卓越的作用,有59個國家授予他98枚勳章。

1980年5月4日,鐵托逝世。根據他生前的願望,他的遺體被安葬在貝爾格萊德的一個花房中。這個小小的花房,是他平時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