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的洗禮——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心路曆程》一書的策劃和編寫,曆時兩年。此書的素材,大部分來自於以單忠東教授、李亞副教授和劉偉等人為主的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人員對企業家的訪談,同時參考了民營企業家們在研究院組織的會議、論壇上的發言,並借鑒了媒體報道以及企業家傳記中的相關素材。

此書的總體策劃為單忠東教授和王詠梅副教授,單忠東教授還對全書進行了統籌、審閱和修改。在具體的寫作上,分工如下:李亞:第一章、第五章;張雯麗:第二章、第七章;劉偉:第三章、第四章;王加勝:第八章、第九章;張笑:第七章、第十章。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的彭鬆建教授對全書初稿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楊鋼和林濤兩位副院長以及公共關係部主任顏苑媛在企業家的聯係和溝通方麵,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和協助,廖敏在全書的編輯和校對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本書援引的資料繁多,不能一一列出,在此對原著者表示感謝。各種不足之處,也望讀者多多包涵和指正。

1.劉偉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部主任2008年11月15日1張建君、張誌學:《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政治戰略》,載《北大商業評論》,2006年第10期

2.李英華:《楊卓舒:我的每一分錢都是幹淨的》,載於《檢察日報》,2005年11月1日

3.任為軍:《要發展,先盡責任》,載於《河北青年報》,2007年9月4日。

4.司馬英華:《風雨孫大午》,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年9月。

5.同上。

6呂斌:《孫大午在金融管製中跌倒》,載《法人》,2008年3月。

7.盧懷謙:《茅於軾:保護個人財產是創造財富的必要條件》,載於《中國證券報》,2003年9月25日

8.尹一妍,於微微:《阮小明:以人品製造精品》,載《浙商》雜誌。

9.尹一妍,於微微:《阮小明:以人品製造精品》,載《浙商》雜誌。

10.謝飛君:《王均瑤因腸癌不幸英年早逝,給世人留下四大懸念》,原載《新聞晚報》,2004年11月11日。

11.劉華:《均瑤集團厘清重組路徑:地產、航空插一腳》,載《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8月29日。

12.參見茅理翔:《家業長青——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家族製管理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59頁。

13.同上。

14.按照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規範意見》,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所涉及的標的補票總數不得超過公司同種類股票總額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