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九州大地西北邊緣的一座小城。說是小城,但其實比一座小鎮大不了多少。
在臨城大約十裏外有一小村,村裏以打獵為生,整個村落坐落在大山腳下,村裏人稱之為雲山。蓋因大山山頂終日籠罩在渺渺雲霧裏,未曾有人見得其真貌.
傳聞還有人在山中見過傳說中的仙人施展騰雲駕霧之術,為此山增添了不少神話色彩.“大楞,收拾下,要上山了。”
“大伯,這就好,”說話間,一個十三歲模樣的少年急忙從一間有些破舊的木屋裏麵跑了出來。
少年身穿一件由獸皮改裝而成的布衣,上麵還有不少縫縫補補的痕跡,少年的本名叫石生,他爹並不識字,這個名字還是在他剛出生時拿兩個饅頭跟一個恰好路過村子的算命先生換的。
不過村裏人都喜歡叫他大愣,蓋因他平時看起來有點愣愣的,加上他又比其它同齡小孩要早熟得多,平時少言少語,所以村裏人都喜歡這麼叫。
大愣其實並不愣,相反還很聰明,隻是他不喜歡顯露而已。雖然不喜這個外號,但連他爹也這麼叫他,所以也沒反對。
石生家裏還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他爹在他十歲時在一次跟村裏人上山打獵過程中不小心跌傷了腳,由於沒有救治及時,不但不能正常走路,還留下隱疾.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疼痛難忍,家裏為此花光了所有積蓄,病沒治好,也不能上山打獵。
平時靠做一些木匠活來維持生計,家裏過得很是清苦,幸好他爹平時為人不錯,村裏時常有人接濟一下,這才勉強維持了一家五口人的生計.所以石生很早就已經懂事了,經常幫家裏幹活。
在其他同齡小孩還在滿村亂跑耍玩時。石生已經跟著村裏其他大人上山打獵,學習打獵的技巧.各種陷阱的布置方法,還經常被分給一些小獵物作為幫忙的報酬。
山中除了野獸之外,還有許多野生草藥,村裏人在打獵之餘也會收集一些草藥,和打獵的獵物一起到臨城換一些生活必需品。
石生大伯是村裏打獵隊的隊長,他爹家裏隻剩下大伯和他爹兩兄弟,一直對石生一家很照顧,經常把自己打到的獵物分給石生帶回家。
上一次村裏人打獵時意外發現有大黑熊留下的痕跡。大黑熊可是罕見的獵物,一般都是大山深處才會出現,不過,雲山深處危險太大.
村裏人一般都是在雲山外圍打一些野雞,野豬,麋鹿一類的獵物。很少才能遇到像大黑熊這種值錢的獵物,熊身上的熊皮,熊膽可都是好東西。
“大伯,今天是不是要捉那隻大黑熊?”石生跑到大伯身旁,帶著點興奮地問道。
石生跟著上山打獵這麼久,還是頭一回捕獵這麼大的獵物。
大伯本名叫石大,他爹叫石二。隻有兩兄弟,他爺爺也沒讀過書,就直接按兄弟倆排行起名。
大伯一拍石生的頭,笑罵道:“不是早跟你說了嗎,還問個沒完。”石生揉了揉頭,笑嘻嘻說:“大伯,我不過是有點興奮嗎。”
大伯笑罵一聲,便不再理會石生,轉身去檢查這一次打獵隊用的弓箭,標槍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大黑熊可不好惹,不但凶猛無比,而且力大無窮。村裏為了這次打獵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做準備。
這一次狩獵隊幾乎能去的都去了,足有二十八人,每人手裏都拿著弓箭,磨利的標槍,長刀。檢查過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山裏出發了。
一路上,石生心裏都在盤算著上山以後要給弟弟妹妹帶多一點喜歡吃的野果,給他爹摘一些山裏的草藥帶回去。
近來,他爹的腿病又犯了,每天晚上疼得翻來覆去睡不著。石生在隔壁聽著父親的翻床聲,心中隻感覺酸酸的。
村子本來就在山腳下,沒多久,一行人便進到山裏,沿著平時打獵隊開辟出來的小道往裏深入。
陽光透過層層枝葉縫間灑落下來,隨著眾人的深入,變得越來越稀疏。石生也從一開始的興奮變得越來越緊張,手心緊緊攥著一把長刀,這是大伯給他防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