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
①題記:關於生死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什麼是存在?什麼是寂滅?
生命的開始是否注定了要走向悲哀?生命的終結又是否意味著得到重生?
或許開始隻是為了新的開始而開始,死亡隻是為了新的死亡而死亡。遭遇痛苦,經曆迷茫。又或者什麼也不是,生隻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死隻是永恒的消亡。
也許,這就是生命,熾熱而靜謐的生命,短暫而輝煌的生命。
——題記
人有來生嗎?人死了以後還可以繼續存在嗎?人可以擁有前生的記憶嗎?
世上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生物,不曾死而複活過。我們每一個人,在轉生來到此世之前,不知死過多少次。因此,我們所謂的誕生,隻不過是死亡的反麵而已,就像一枚硬幣一樣,有反麵有正麵,或如一道大門一樣,從門外看是入口,從門內看是出口。盡管如此,一般人由於對輪回沒有實際的體證,大都停留在宗教信仰上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當然這要歸因於大多數人無法記得前世的經驗。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所用到的記憶,通常隻占我們意識的一小部份而已:而我們的潛意識記憶,卻記錄著以往的每一種印象及經曆,而大部份的這些都不是清醒時的意識所能夠追憶到的。
密宗認為:藉由高度的禪定工夫或瑜伽的修行,可將潛意識的內容引人表麵知覺層的境域之中,因而打開潛意識的無限記憶倉庫,喚起我們前生前世的記憶。
人的潛意識中關於前世前生的記憶,在魂識進人胎兒的肉體時,經由某種抑製的機能,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記憶是無法進人知覺層的範圍。那些能清楚記得前世經驗的兒童,可能是這種抑製機能發生了問題,使得潛意識內的資訊跑到知覺層的範圍上來。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死就是一種心靈活動和肉體運動完全脫離的現象。我們平時把心靈對肉體的操縱想得太過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了,其實從無始以來,我們的生命以心靈型態單獨出現的機會居多,而心靈結合肉體尤其是人體型態出現的機會反而是少數。
在佛教中有一句很有名的偈語:
中土難生,今巳生.
人身難得,今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