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章 “琥珀屋”重現俄羅斯(1 / 3)

2003年5月15日,俄羅斯文化部長宣布,傳奇性稀世珍寶“琥珀屋”再生工程在曆經25年的努力之後終於大功告成。他說:“在俄羅斯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將一件極富傳奇色彩的稀世珍寶重現於世的先例。”這件重建的稀世珍寶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慶典上備受各國元首和來賓注目的最大亮點。

這次展示的“琥珀屋”是用無數塊琥珀板精心雕刻拚接出來的,這些價值連城的琥珀或呈奶黃色或呈暗紅色,鑲嵌在琥珀板中間的是一顆顆純天然的鑽石,整個“琥珀屋”有8米高,在陽光和燈光照耀下一片燦爛。

原來的“琥珀屋”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派工匠於1709年建成的。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琥珀屋”約55平方米,共有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全由琥珀製作,並飾以銀箔,可以隨意拚裝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堪稱世界一絕。1709年俄國彼得大帝打敗瑞典國王查理十二,為普魯士除了一個大敵,腓特烈一世為了得到俄國的保護,忍痛割愛,把“琥珀屋”送給了彼得大帝。1717年“琥珀屋”被送到彼得堡。彼得大帝死後,他的女兒伊麗莎白女皇於1755年把“琥珀屋”從彼得堡運到沙皇村,改裝成一個豪華的宴會廳。十月革命後,沙皇村更名為普希金城,辟為遊覽區。

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德國法西斯攻占了普希金城,將葉卡捷林娜皇宮裏的珍寶文物搶劫一空,“琥珀屋”也被德國人搶走。1945年,德國法西斯投降,蘇軍占領了可能藏有“琥珀屋”的哥尼斯堡與柏林,但卻未能找到。幾十年的搜尋毫無所獲。

1979年,前蘇聯政府撥款800萬美元巨額資金用於重建“琥珀屋”。1999年德國最大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公司也讚助350萬美元,確保資金陷入困境的“琥珀屋”完工。俄文化部長表示,“琥珀屋”重現人間是俄德兩國友誼與相互理解的象征。

為了“琥珀屋”的重建,前蘇聯和俄羅斯30名最頂尖級的專家將他們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修建工作中。為了重現“琥珀屋”當年的異彩,專家們的設計細微到用放大鏡的地步,並且用了6噸珍稀寶石。重建工作負責人說,重建“琥珀屋”用了25年,其中11年花在了研究“琥珀屋”和重現技術上:“我們所有的隻是一些老照片,我們得從這些老照片上識別出13種不同的琥珀。然後一一進行對比,最後確定究竟是哪一種琥珀。”

不過,這次的“琥珀屋”翻修並不“修舊如舊”,因為“舊的琥珀屋本來就應該要翻修。”

附:俄羅斯曆史年表

公元4—7世紀 斯拉夫人遷徙

7—8世紀 斯拉夫人散居東歐地區

9世紀 最早提到“羅斯”

862年 留裏克任諾夫哥羅德王公

879年 留裏克去世,其親屬奧列格繼任王公

882年 奧列格占領基輔,建立基輔羅斯

912年 伊戈爾繼承王位

945年 奧莉加女王公執政

980年 奧莉加的孫子弗拉基米爾大公執政

988—990年 羅斯受洗(基輔王公弗拉基米爾立東正教為國教)

1019—1054年 智者雅羅斯拉夫在位

1054年 雅羅斯拉夫把羅斯托夫—蘇茲達爾王公領地封給其子弗謝沃洛德

1113—1125年 弗謝沃洛德之子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任基輔大公

1147年 莫諾馬赫之子“長手”尤裏沒收一貴族的城堡莫斯科

1149—1150年 “長手”尤裏執政

1169年 “長手”尤裏之子博戈柳布斯基軍隊占領基輔城

1170.2.25 諾夫哥羅德人大勝博戈柳布斯基軍隊

1185—1187年 《伊戈爾遠征記》

1223年 蒙古人與羅斯軍隊在卡爾卡河畔交戰

1237—1238年 以拔都為首的韃靼蒙古人進犯羅斯東北部

1238.3.4 西齊河大戰,弗拉基米爾大公尤裏·弗謝沃洛多維奇戰死

1239.12.6 蒙古韃靼人占領基輔

1240.7.15 涅瓦王亞曆山大戰勝瑞典騎士團

1242.4.5 楚德湖上的“冰湖大戰”,涅瓦王大勝日耳曼騎士團

1243 年左右金帳汗國建立

1262 年羅斯托夫、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雅羅斯拉夫爾爆發反韃靼蒙古人起義

1299 年主教區從基輔遷至克利亞濟河畔的弗拉基米爾

1325 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繼位

1327 年特維爾公國起義反對韃靼蒙古人

1328 年主教區從弗拉基米爾遷至莫斯科

1328—1341年 伊凡·卡裏達在位

1362年 伊凡二世之子頓河王季米特裏奪得弗拉基米爾大公王位

1380.9.8 季米特裏大公在頓河庫裏科沃曠野打敗蒙古軍

1410.7.15 波蘭、立陶宛、羅斯聯軍在戈留瓦裏之戰中擊潰日耳曼騎士團

1426年 弗拉基米爾公國的首都遷往莫斯科

1448年 羅斯主教區成為獨立教區

1462—1505年 伊凡三世在位

1463年 伊凡三世吞並雅羅斯拉夫爾王國

1469—1472年 商人阿法納西·尼基京赴印度

1474年 伊凡三世吞並羅斯托夫

1477年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發兵諾夫哥羅德城

1480年 韃靼蒙古統治被推翻

1484—1508年 興建莫斯科克裏姆林宮

1485年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消滅特維爾公國,自封“全羅斯君主”

1505—1533年 瓦西裏三世執政

1510年 普斯科夫公國並入莫斯科公國

1514年 瓦西裏三世吞並斯摩棱斯克

1521年 瓦西裏三世吞並梁讚,自稱是“統治全俄羅斯領土的君主之君主”

1533—1584年 伊凡四世執政

1547.1.16 伊凡四世登基加冕,任沙皇

1550年 頒布伊凡雷帝法典;建立射擊軍

1551年 俄羅斯東正教百項決議會議

1552年 俄軍占領喀山,吞並喀山汗國

1556年 將阿斯特拉罕並入俄羅斯

1558—1583年 發動利沃尼亞戰爭

1584—1598年 伊凡四世之子費奧多爾在位,皇戚戈杜諾夫掌握實權

1589年 莫斯科建立大牧首製,莫斯科主教升為莫斯科暨全俄羅斯大牧首

1598年 費奧多爾去世,留裏克王朝宣告終結

1598—1605年 戈杜諾夫任沙皇

1590—1593年 俄羅斯與瑞典戰爭

1605.7—1606.5 偽季米特裏一世執政

1606—1607年 博洛特尼科夫領導農民起義

1606—1610年 瓦西裏·舒伊斯基處死偽季米特裏一世後被貴族選為沙皇

1608—1610年 偽季米特裏二世在波蘭支持下利用俄群眾對舒伊斯基不滿自稱沙皇

1609—1618年 波蘭、瑞典入侵俄羅斯

1611.9.10 米寧和波紮爾斯基在下諾夫哥羅德領導義勇軍與波蘭人作戰

1612.10.26 波紮爾斯基領導的民軍攻占莫斯科,趕走波蘭、瑞典軍隊

1613—1645年 縉紳會議推選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羅曼諾夫王朝開始

1645—1676年 阿列克謝·羅曼諾夫執政

1649—1652年 哈巴羅夫在清朝順治年間深入中國黑龍江腹地

1653年 縉紳會議決定烏、俄合並

1654.1.8 烏克蘭人民大會決定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並

1654—1667.1.30 波蘭與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開戰

1670—1671年 拉辛領導農民起義

1676—1681.1.3 烏克蘭右岸地區與土耳其及克裏木王國開戰,後簽訂巴赫奇薩拉和約

1676—1682年 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執政

1682.5 彼得與伊凡同時被立為沙皇,莫斯科射擊軍起事,索菲婭攝政

1689.8.27 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1689.9 索菲婭被囚,彼得一世執掌皇權

1695—1696年 彼得一世遠征亞速夫

1697—1698年 彼得一世化名隨團赴西歐考察訪問

1698.4—6月 射擊軍叛變

1699.12.20 禦令自1700年元月1日實行新紀年

1700.7.13 與土耳其簽訂君士坦丁堡和約

1700—1721年 與瑞典進行北方戰爭

1700.11.19 俄軍兵敗納爾瓦城下

1703.5.16 開始興建彼得堡

1703年 俄國第一個交易所出現在彼得堡

1709.6.27 俄軍在波爾塔瓦附近擊潰瑞典軍隊

1713年 俄國首都遷至彼得堡

1718年 審判皇太子阿列克謝,囚禁於彼得保羅要塞

1721.8.30 俄國與瑞典簽訂和約,奪得波羅的海大片土地

1721.10.22 參政院授予彼得一世皇帝稱號,沙俄正式稱為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被稱為彼得大帝

1722—1723 彼得大帝遠征波斯

1724.1.28 彼得大帝下令組建俄羅斯科學院

1725.1.28 彼得一世逝世

1725—1727 年葉卡捷琳娜一世執政,緬希科夫專權

1727.5.6 葉卡捷琳娜一世逝世

1727—1730 年彼得二世執政

1730.1.19 彼得二世逝世,安娜·伊凡諾夫娜為女皇

1735—1739年 俄土戰爭

1740.11.8—9 宮廷政變,安娜·利奧波多夫娜攝政

1741.11.25 宮廷政變,近衛軍擁立伊麗沙白·彼得羅夫娜執政

1741—1743.6.16 俄瑞戰爭,奧布議和

1755.1.12 興建莫斯科大學

1756.8.30 在彼得堡籌建俄羅斯劇院,沃爾科夫劇團

1761—1762年 彼得三世執政

1762.7.6 彼得三世被殺,葉卡捷琳娜二世登基

1764年 籌建彼得堡斯莫爾尼學院

1766年 阿留申群島並入俄國版圖

1773—1775年 與普魯士、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

1773—1775年 普加喬夫領導農民起義

1783年 克裏木半島並入俄國

1787—1791.12.29 俄土戰爭,簽訂雅西和約

1788—1790年 俄瑞戰爭

1793年 同普魯士第二次瓜分波蘭

1795年 俄、普、奧第三次瓜分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