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時候,有一個人把隱士做絕了,做漂亮了,這就是林和靖先生。西湖夢,孤山魂,一代隱士林和靖。當寫下林和靖這三個字的時候,納蘭秋先生的心弦像是被誰撥弄了一下,那種感覺就好比靜若處子的西湖被微風帶輕輕帶起的漣漪。林和靖先生是納蘭秋先生最喜歡的隱士,納蘭秋先生一想到隱士就想到林和靖先生,一想到林和靖先生就想到隱士,林和靖先生就是隱士,隱士就是林和靖先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疏影橫斜,暗香黃昏,泛舟垂釣,讀書耕種,在林和靖先生傳奇、浪漫、優雅的背後,納蘭秋先生看到了他巨大的不幸和無邊無際的獨孤。
江頭潮已平
林和靖先生二十五歲那年被趕出了家門。
說是家,其實不是家。林和靖先生早已經沒有了家,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快樂的,但他不是,十歲那年,所有的快樂都離他而去,因為他的老爹老娘相繼離世。
他有一個哥哥,從此與哥哥相依為命。
這就是林和靖先生童年時的家,支離破碎,慘不忍睹,如果說和哥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他還可以感受到些許的親情之外,十年後,他就再也感受不到了,因為哥哥結婚了。嫂子是一個勢利小人,也是有一定背景的人,她之所以能夠看中林和靖先生的哥哥,因為隻有他願意做上門女婿。
也就在這一年,哥哥開始對林和靖先生冷漠,因為他時刻受老婆的監視,他也想對弟弟好一些,但是他不敢,他覺得自己太軟弱。嫂子覺得林和靖先生是他們的累贅,她常常挖苦林和靖先生的哥哥,到底是你做我們家的上門女婿,還是你們林家一家人做我們家的上門女婿?叫你弟弟走吧,我再也受不了!他已經成年,你沒有義務再養他了!
被趕出家門的那一天,林和靖先生和哥哥在門口分別。
哥哥塞給他一包銀子,含著淚說:“這是哥哥所有的積蓄,你到外麵考個功名吧!考個功名你嫂子就會對你刮目相看了。”
林和靖先生明白,哥哥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考不上功名就永遠不要回來了。
林和靖先生也明白,他這一去也許真的永遠回不來了。林和靖先生不是沒考過功名,林和靖先生不是沒有才華,林和靖先生不是不勤奮,而是他壓根兒沒有想過將來要做什麼大官。所以好幾次會試,他都故意不按照規矩答題,而是按照自己的喜性答題,結果自然是沒有通過考試。林和靖先生中了秀才,舉人也不在話下,但他放棄了,結果勢利眼的嫂子也放棄了他,把他趕出了家門。
不過林和靖先生並不為這件事情感到難過,因為他並不留戀這個並不屬於他的家,即使嫂子不趕他走,遲早他也會離開這個家的。林和靖先生從小就喜歡山水,喜歡大自然,借這個機會飽覽一下祖國的大好山河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難過的是,他還要與另外一個人分別,這個人不是他的哥哥,而是他的初戀情人。
初戀情人姓梅,我們姑且叫她梅女士。如果說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值得林和靖先生牽掛的話,那就是梅女士了。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看看林和靖先生就知道了,林和靖先生最後終身不娶,孑然一身就是為了這個梅女士。
梅女士是杭州一大戶人家的獨生女,老爹是省裏麵的高級官員,梅女士雖然貴為千金,但沒有千金女士的脾氣,她一生單戀一枝花,那就是梅花。梅女士是一個梅園的主人,裏麵有她親手栽培的十棵梅樹。而梅女士則像梅花一樣高潔美麗。
林和靖先生和梅女士的愛情故事自然與梅花有關。
那是一個飄雪的天氣,林和靖先生在外踏雪的時候突然被不遠處一抹如雪一樣的紅色所吸引,林和靖先生知道那就是梅花了,因為在這冰天雪地裏隻有梅花才可以開放如此高傲。於是,他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走進梅園的時候,林和靖先生驚呆了,不為梅花,而為梅樹下麵的一個女子。
女子穿一件紅色的風衣,撐一把油紙傘,像一尊雕塑一樣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裏,她就是一朵最大最鮮豔的梅花。
這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畫麵,這是林和靖先生從未見過的情景,一向喜歡作畫的他想把眼情的景象畫下來,可是他沒有帶紙和筆。沒有紙,就把潔白的大地當作宣紙,沒有筆就用樹枝代替,要的不是一幅畫,而是作畫時的感覺和心情。
當這幅畫接近尾聲的時候,林和靖先生抬起了頭,他看到的不再是紅衣女子的背影,而是她的一張臉,這是一張什麼樣的臉呢?不能用年輕和漂亮來形容,這一張臉既有雪花的潔白又有梅花的紅潤。這一張臉有一雙烏黑的眸子,眸子裏的秋水晶瑩剔透,這雙眸子正出奇的看著林和靖先生,看著雪地上林和靖先生所畫的“少女賞梅圖”,雪地上的少女,那熟悉的背影正是紅衣女子自己。
一切都是天意嗎?那一瞬間,女子被林和靖先生的才華所折服,林和靖先生被女子的美麗和氣質所打動。一眼萬年,兩個人都覺得對方好像是自己已經尋找了一萬年才找到的那個人,於是他們相愛了,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心裏。
紅衣女子就是梅女士,這一年梅女士十八歲,林和靖先生二十歲。
就是這個梅園,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開始了。
接下來的日子,梅女士開始和林和靖先生頻繁的約會。當然他們進行的是地下戀情。如果林和靖先生的嫂子知道了一定會嘲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如果梅女士的老爹老娘知道了,一定會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棒打鴛鴦。斷雲石畔,梅花深處,清風拂過,訴不盡的相思之苦,說不完的海誓山盟,短暫的相會,接下來是更長久更焦灼的等待。
春天來臨的時候,在靜靜的梅園裏,梅女士喜歡彈奏她那把心愛的焦尾琴,低語般的琴聲彌漫在整個園子裏。梅女士彈奏的是《化蝶》。這首如泣如訴的曲子似乎一開始就預示著,林和靖和梅女士,一如梁山泊和祝英台,愛情的道路曲折和艱難。伴隨著對愛情的珍惜,伴隨著對幸福的滿足,梅女士用她那纖纖玉指,演繹著對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林和靖先生呢,則在梅女士的琴聲裏,吟詩作賦。妙語連珠,如清泉般汩汩而出,與梅女士美麗動人的琴聲交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