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李香君,江山如畫鏡中懸(1 / 3)

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明李香君

李香君,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一個兼具花容月貌和國色天香的美女,一個亂世紅顏,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在大明江山風雨飄搖之際,她沒有唱《後庭花》,卻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另外一曲千古絕唱:桃花扇。

李香君的出場跟一個樓子有關,樓子叫媚香樓,因為有了李香君,媚香樓就有了靈魂。

乘坐畫舫,沿秦淮河而上,經過文德橋,一座小巧的紅樓出現在我們的麵前,這座紅樓就是媚香樓。如今的媚香樓已經成為李香君故居,秦淮河一道亮麗的風景。

媚香樓是一座三進兩院式的明清建築,大門朝南,進去穿過走道,向左拐進前院,院中有幾處假山。往前走是三間正屋。從小門進入二進院落,是一座兩層繡樓。青磚小瓦馬頭房,繡簾掛落花格窗。樓內陳設典雅,書法、繪畫、楹聯、篆刻、盆景、石刻磚雕、掛燈等無不古色古香。從媚香樓的北窗可以看到靜靜流淌的秦淮河,俯首可見文德橋上的車水馬龍和夫子廟的高牆。

李香君隻在一個重要的日子公開亮相,那就是媚香樓一年一度繡球大會。媚香樓一年一度的繡球大會在桃紅柳綠的時節旗鼓囂然的召開。人們從四麵八方湧來,擁擠在媚香樓對麵那條並怎麼寬闊的街道上,從這頭到那頭,凡是能望見媚香樓的地方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媚香樓周遭的街坊、酒肆、貸鋪的樓道上也擠滿了熱情高漲的看客。無論尊貴與卑賤,摩肩接踵,你推我搡,企圖搶占絕佳的位置,翹著以盼激動人心的一刻,最近距離的一睹繡球小姐的國色天香與傾城之貌。

這繡球小姐毫無疑問就是李香君。

今年的繡球大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熱鬧,李香君坐在閣樓廂房裏就已經嗅到了外麵如錢塘潮水般的喧囂氣息。媚香樓門前的羯鼓震天,胡笳鵲起,精彩的舞獅大會暫時平熄了躁動的心,但更遠的人們由於看不到舞獅大會的情景隻能眼巴巴的耐著性子期待著最為關鍵的一刻的到來。

終於輪到李香君出場了。她步履輕盈,款款而出,當她整個身影出現在萬人矚目之下時,媚香樓對麵的整條街衢刹那間鴉雀無聲。接下來李香君正襟危坐在那架九鳳紫漆琴麵前,開始為眾人彈奏譽滿天下的悲歌——《何滿子》。她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類似於節日慶典的日子裏彈奏如此悲傷的歌曲,但她知道每年都來參加繡球大會的人都不會感到厭倦,因為他們並不在乎她的琴聲,僅僅是為她的的容貌和身段而來。

樓下又一片嘩然,因為繡球大會的第二階段最後一個活動拋繡球就要開始了。樓下的男子,誰要是有幸接住李香君的繡球,就有機會和李香君單獨相處一個晚上。李香君掃視了一下樓下諸位男子,沒有一個是她中意的,然而他們卻摩拳擦掌,早已做好了爭搶繡球的準備。李香君緩緩地舉起了繡球,閉上眼睛,把繡球拋了下去。

等李香君睜開眼睛的時候,她看見了一名白衣男子,而繡球就落在了這名男子的手中。白衣男子也正望著她,四目相對,那一瞬間愛情就誕生了,與愛情一起誕生的還有悲劇。

白衣男子就是侯方域,當天晚上侯方域就走進了李香君的閨房,也走進了李香君的生命。

侯方域出身高貴,他的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先生是戶部尚書,年輕氣盛的他在二十二歲那年來到南京參加禮都會試。

侯方域從小就聰明好學,又是書香門第世家出身,自然不把這小小的會試放在眼裏,而他本人對八股文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於是,他閣下也不複習功課,一到南京就瞎轉悠,看看風景,嚐嚐特色小吃,日子過得有滋有潤。

侯方域並不是浪蕩公子,對青樓這樣的地方並不感興趣,如果不是一個叫楊龍友的鼎力推薦,也許侯方域這一輩子也不知道在流光溢彩的脂粉之都南京還有一個叫李香君這樣一個絕代佳人。

這楊龍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比侯方域差那麼一大截,雖然他也對李香君仰慕已久,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接近李香君。於是他想利用侯方域做跳板,讓侯方域去接近李香君,自己呢,再以侯方域好朋友的身份接近李香君。

於是,楊龍友利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把媚香樓,把李香君說得神乎其乎。侯方域被楊龍友說動了,心想,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去看看吧。這一看不打緊,就把繡球看到了他的手中,他也正納悶呢,怎麼繡球就偏偏落在自己的手上呢?但是他已經沒有時間思考了,他被一群美女簇擁著,上了樓,來到了李香君的房間。

第一眼看見侯方域這個青年才俊,一向泰然自若的李香君竟然平生第一次有了臉紅心跳的感覺,這是怎麼啦?她不敢再去看侯方域。幸好這時候,侯方域把目光轉移到了牆上的一幅畫。

當侯方域靜下心來的時候,卻被牆上的畫吸引住了。那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彌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