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晚年,編著這部文影合集,源於我那特殊的人生歲月。
我常與朋友談起10年勞改的生涯,但有人不理解:老汪為何從不回避這段不光彩的曆史?我的回答是:因為10年勞改生涯在我的人生中確實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習仲勳曾在第八次全國勞改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你們作家不是喜歡揭露醜惡的靈魂嗎?不是喜歡揭示人的心靈美嗎?勞改單位裏都有。不但有,情節還很曲折,美和醜的鬥爭還很激烈,最後把醜惡的靈魂改造成為美好的心靈,這還不值得大寫特寫嗎?”
對於新中國的監獄,像我這樣一個親身在大牆裏經過漫長的10年改造的人,確實真正體會到是這所特殊學校挽救和改造了我,使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人。
回歸社會那年,我已60歲,進入了人生的晚年時期,卻迎來了生命旅程中的第二個春天。
俄羅斯有一句諺語:“真正的幸福隻能在故鄉找到。”
是的,我的晚年如此幸福,衷心感謝家鄉人民16年來對我的寬容、理解和接納。
我常常深思,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能有如此幸福的晚年嗎?因此我更感謝時代的春風帶給我又一個生命的春天。
我已是76歲的老人了,去日無多,所以我寫這本書算是對家鄉親人的一次彙報。
趁本書出版之機,感謝文學評論家、資深文學編輯俞讚時(牧知)先生在百忙中,做了不少梳理成文的工作,並為之撰寫了言真意深的“序言”。對於《浙江新生報》原總編汪宗保和和浙江省司法廳新聞辦公室主任毛建一熱心閱審我的這部文稿,並從司法層麵撰文對我的人生作了精辟的詮釋與評議,借此致以真誠的謝意。同時,要感謝多年來黃明發、裘高太、陳劍虹、徐燦發、錢天民、李紅衛、求渭生、範兵等攝影家在攝影創作上對我的幫助。對本書稿所有提過建議、有過幫忙的同誌在此一並深表謝意。
同時需要提到的是,天樂集團、巴貝集團、浙江華發茶業有限公司、天成印染有限公司、麥地郎集團、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銀河服飾有限公司、浙江奧力機電有限公司、金海盈製衣有限公司、源森服裝有限公司、浙江雙鳥機械有限公司、紹興市一景乳業有限公司的企業家,在我歸正創業的人生旅途中,對我的真誠幫助,並表示由衷感謝。
汪愛源
200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