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城鎮(1 / 2)

一小城鎮

在陝西有一座叫爾德的小城,小城的背後座落著一座鬱鬱蔥蔥的大山,山巒上終年積雪,即使麥子黃了的時節,人們手裏夾著鐮刀,依然能夠遠遠的看到山巔皚皚的白雪,襯映著藍天,溝窪,但由於手頭忙碌,無人顧暇。山民們被曬得黝黑了的皮膚,行走在村街上,或者拉著架子車,車裏堆些南瓜,大蒜之類的,算是夏忙後走親訪友的禮物。有一道鐵路從小城的中央穿過,夜間人們睡了的時候依然能聽見汽笛的長鳴,城市的居民並不因為鐵路橫穿而過感到煩惱,而是鐵路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由於交通緣故,小城外座落了幾個大型數以萬計人口的工廠,做生意的鴻商巨賈在這裏雲集,有的甚至將一條街的門麵房全買下來,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列在其中,使得小城彰顯繁華。附近的山民種的糧食並不很多,自給自足,其餘的田地,便栽了蒜苗或花樹幼苗,拉到集市上去賣,小城前前後後,大家都富起來了。這裏的山民不窮,倒很有錢財,他們除了種地,還辦企業,總之,因為交通的發達給勤奮的山民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山上有一座觀音娘娘廟,廟裏住著一個和尚,和尚天天到廟旁的小溪裏擔水吃,溪水自山頂而來,嘩啦啦的一股清泉,彎彎曲曲,順著小道,流淌下來,已經一千年了,至今未涸,溪水自然就成了人們澆灌田地和遊玩的好去處。

溪水很清,可見鵝卵石底,捧一捧水在手裏,透出一種沁人心脾的甘甜,可漿洗,可打鬧。溪水裏生長著許多小蝦米,它們總是一對一對的出入成雙,就像比目魚一樣,有的在水裏飄遊,有的鑽在石縫裏不出來,它們青灰的身體,很神秘,成為引人注目的一道景觀。溪水自廟門前發源,長年不停息的在流湍,澆灌著田地,經過村莊,到了下遊,就成一條小河,奔騰到渭河裏去了,渭河離這裏不太遠,算有鄉間五裏小路。在渭河邊,可以看到那些老農民拉著馬車在拉沙子,那馬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黑色的或棕色的,它們脖頸上的鈴聲清脆好聽,在這裏,日落夕陽的時候,總能觀光到“大漠駝鈴聲,長河落日圓”的景象。我們故事裏的村莊就斜斜的長在山坡上,一到春天,三麵環山,油菜花開得一片金黃,隻有南邊向下,是城市了。幾棵古老的大椿樹上,幾隻啄木鳥飛向了遠方。

二放鴨子的男孩

張亮的家就山坡的村子裏,小溪從他的家門前流過,從小媽媽就養著一群鴨子,他一邊坐在家門口的草地上放鴨子,一邊寫作業。望著藍藍的天,綠茸茸的草,聽著小城裏火車穿過的哢嚓哢嚓的車輪聲和汽笛的長鳴,他多麼想將來成為一名火車司機。那個時候,每到星期天他都可以看到火車從小城穿過。媽媽每次把鴨蛋提到街市上去賣,他就把院子裏的角角落落掃得幹幹淨淨,灑點水。後院中央是梨樹,梧桐樹,高大碧綠。前院的牆角栽著幾株緋紅的月季,輝映著門口的石榴樹,在陽光下疏影橫斜,風從門外的草地上吹過,帶著一絲絲泥土與草的清香,應和著院子裏的花樹,顯得和諧,幸福。院牆不高,行人老遠處就看到院子外麵的大槐樹,風來風去,在樹間婆娑。這些人大部分是去山上的娘娘廟裏燒香的,也有旅遊的。

張亮就是一個皮膚比較白,下巴尖尖,留著平頭的男孩子,今年十歲,平時不多話語,比較靦腆,是一個比較喜歡的幻想的男孩子。他喜歡做數題,在班裏學習總在前十名。在不多說話的外表下,他的內心是膽大而小心謹慎的,喜歡到山裏去玩,但走的路每每不遠。因為,他身後的這座大山叫做秦嶺,什麼野鹿呀,野豬呀,野兔,這些小動物時不時的會下山來。他有時候從山裏回來,就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村口的大樹下的石頭上,看著蒼翠的家鄉,夜暮色中城鎮的繁華,讓時光靜靜的流過,他想著十年以後發生的事情。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很多事情,由媽媽支撐著。他做事情總是有條有理,有時候媽媽不在家,舅舅來家裏,他自己給舅舅炒上一桌子菜,客人走了,然後就靜靜的一個人寫作業。屋後的那座大山,對他充滿著神奇的幻想。他曾經與山裏的動物,發生過很多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