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投影》作者:拉拉
住在五一勞動者大街第七十六號四樓一號的巴庫斯塔先生做了一件空前偉大的事情,然而他自己並不知情。
星期六的晚上,他坐在壁爐前看報紙,報紙上說,由於冬季的到來,黃油和香腸的價格將不可避免地上升——漲多少?“下轉第十六版”——他翻到第十六版——平均價格上漲百分之二十!巴庫斯塔先生冷不丁打了個劇烈的噴嚏,其程度之猛烈,報紙上頓時狼藉一片,甚至還有好幾處被洞穿的痕跡。坐在三米之外搖椅上的巴庫斯塔夫人,顯然注意到了這個可怕的噴嚏,因為她正在一個勁地擦臉。
也有巴庫斯塔夫人注意不到的事。這事十分奧妙,超越了人類想象的極限。在巴庫斯塔先生的唾液分子以極高的速度擊穿報紙時,其中一顆碳16原子在穿過本該是空無一物的空間(就碳16原子的大小來說,在緊密的物質也是一個大得無法想像的空曠宇宙,如果不是因為強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任意兩個物體都可以毫無阻礙地相交而過)時,由於不可知的原因,一顆碳12原子(它本該屬於油墨的一部分)出現在它的軌跡上。現代物理學無法解釋,為什麼兩個原子會在報紙上撞在一起,物理學家們通常拒絕承認會發生這種事,反正公眾是無法在報紙上觀測到兩顆原子劇烈對撞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星期六晚上,巴庫斯塔先生絲毫沒有留意到他手裏的報紙上發生了一次天翻地覆般的碰撞。他扔下報紙,衝到巴庫斯塔夫人身邊,夫人給了他一記耳光,他看見四十六顆星星。同一時間內,在那張報紙裏的很小很小很小很小很小……大約是十的負十六次方的範圍內,十億顆星星正在形成。
起初,宇宙是一個點。這個點本來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不存在,因為它還同時屬於地球上的一顆碳16原子和碳12原子。眾所周知由於原子自身的體積,它們在空間中相遇的幾率是很小很小……的,而且即使它們相遇,也並非如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如兩顆炮彈般在空中相撞。原子核相對於原子體積來說,我們不得不又再次加上十的負十幾次方的大小來形容,如果兩顆原子真的相撞,它們的原子核在黑暗的空間裏望穿眼睛也看不到對方在何處。
形容微觀世界真是一件讓人口幹舌燥的事,常常在五分鍾內要花四分鍾去讀那望不到頭的小數點後的位數。後來巴爾的摩國際天文研究中心的譚·裏斯博士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如果把我們人類對宇宙尺寸的理解全部在前麵加上一個負號,那就會變成對微觀世界的形容。這項發現震驚了世界,人們從此把譚·裏斯博士稱為新世紀世界觀哲學的領軍人物。現在,形容微觀世界變成了一種輕鬆而愉快的生理體驗:人們每討論五分鍾,就要花四分鍾去讀一個帶負號的望不到頭的數列,其中有99%位數為零。
讓我們把目光重新放到那兩顆倒黴的原子上,碳16和碳12,它們在空間中旅行得精疲力盡,突然,在一陣電光火石般的噴嚏中,來自巴庫斯塔先生的碳16原子和其他(1後麵跟無數個零)原子一起被加速,一顆原子在加速中撞到了碳16上,接著另一顆原子也撞到了碳16上,接下來,大約1000000000顆原子不可思議地、接二連三地撞到了碳16原子上。當然,所謂的相撞,僅僅是分子們在其遙遠的邊際上通過強相互作用發生的一種彈性碰撞。碳16原子被持續加速,其速度很快就達到了驚人的4/5倍光速。
在常規狀態下,科學家們需要建造45公裏長的螺旋通道,並且花上16萬美元,才能在加速器裏觀測到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分子。在自然界中隻存在極小的幾率,讓某個分子如碳16先生一般被“碰巧”加速到那種速度。這種幾率是如此之小,以至於如果要把兩顆碳16原子同時加速到那個速度,可能需要半個太陽係都塞滿打噴嚏的巴庫斯塔先生。
於是,在極低的概率下,一顆以光速運動的原子產生了。顯然這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畢竟那隻是一顆原子而已,碳16穿越空間,正麵撞上了報紙。就大小而言這就和地球在宇宙中運行,周圍空得要命一樣,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問題在於這顆原子的矢量速度接近了光速。現在,每年在世界各地講學的物理學家還沒有幾個人能講清楚——當一個東西的矢量速度接近光速時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有的學者認為時間會向前運動,有的認為會向後運動,有的認為時間會停滯,期貨市場會崩潰;而其他大多數人寧願相信,物體這麼做純粹是為了跟愛因斯坦過不去。還有人宣稱,他們遇見了外星人,外星人告訴他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相對論不準確。相對論還需要乘上4,即:
E=4×MC^2
至於為什麼乘上4就可以將相對論大大發展,而不是像人們想的那樣乘上100,原因眾說紛紜,有人猜測那是巴林銀行1990年的貸款年利率,就是這個利率導致了巴林銀行的倒閉和亞洲金融危機。
但還有一種科學的解釋。那個外星人來自距離太陽係4光年之外的比鄰星係。比鄰星人星際飛船的速度已經達到了129萬公裏/秒,而他們的年假長達地球的744天,每到年假,他們就花上一年的時間將他們凍得冰冷的身軀從遙遠的比鄰星送到地球上,參加為期兩周的麥田狂歡節,然後再花一年的時間回家。(有個家夥在威爾士不小心參加了一個南瓜狂歡節,在喝得酩酊大醉時,無意之間泄露了這個秘密。)但是,天文學家們卻搞不懂“乘上4”這個簡單的四則運算。他們想把相對論開方、求平方、開8元12次異元方程折騰來折騰去,距離宇宙的真正奧秘越來越遠。
人類就是這樣做的。
回過頭來說說碳16的遭遇。有一點可以肯定,當一顆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原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時候,它的粒子性被大大地削弱了,不再發生衍射,換而言之,它變成了一顆直直射向目標的炮彈。
顯得有些笨拙的碳12正巧擋在它的路上。碳16穿越無盡的空間,它的原子核穿越兩重宇宙的距離,撞上了碳12的原子核。
在自然狀態下,原子核對撞的幾率有多高?小數點後麵需要跟多少個零?劍橋大學的巴爾博士曾就這個問題去請教他的老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斯坦丁·布爾斯堪,他那德高望重的老師向他怒吼道:“像坨屎!”從而在曆史上第一次精確地詮釋了這個幾率。
讓我們來把事情說得簡單點。一個接近於零的概率下,發生了一件事,接著,在一個接近於屎的概率下,發生了另一件事。這兩個概率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讓兩顆碳元素的原子核結結實實地撞在了一起。愛因斯坦和他的擁護者們以為這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讓整條五一勞動者大街的所有壁爐熊熊燃燒幾個月,然而他們錯了。它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身影是向周圍發射出一圈震動的弦波(這個很難解釋,作者也說不清楚,可能需要問一下史蒂芬·霍金或者其他一些坐在輪椅上思考的人),緊接著,一個點形成了。這個點劃入了時空的縫隙,刹那間脫離了巴庫斯塔先生所處的宇宙空間,到了一個並不存在的宇宙空間——正是由於它的到來,這個空間產生了。
這也許就是我們宇宙的誕生的方式,也許不是。但那宇宙在最初幾秒內,與我們的宇宙開天辟地的那一刻十分近似。首先產生的是時間,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毫不遲疑地向前運行。緊接著,引力誕生了,10到40秒之後這個宇宙從量子背景(就像是電視機上的雪花點一樣的東西)中誕生,同一時間內,力場開始分裂成幾種原力,而物質則從質子、中子變成了氘和氦這樣穩定的原子……僅僅35分鍾之後,原子核化的過程就結束了,宇宙開始從一個雞蛋大小向著數千億光年尺寸的成年態穩步邁進。數千億光年,那是個什麼概念?這超出了智慧生物所能想象的極限。人類目前能看到的、想象到的空間尺度,大約是這樣的——
——算了吧,還是不說為好。
這個宇宙發展得十分迅速。由於時空與我們的時空完全沒有重合,它自由地發展著,一年、一百年、一千萬年……十億年……對我們來說一點概念都沒有。時空是一種如此令人著迷的東西,它如果沒有重合,那就完全沒有尺度上的概念。數十億年匆匆過去,巴庫斯塔先生甚至還沒來得及趕到市場,搶購價格即將上漲的黃油和香腸。
恒星誕生了。
恒星消亡了。
新的恒星誕生了,作為前恒星的繼承者,它還繼承了其爆發出的重元素構成的行星。星雲,像宇宙中盛開的花朵,播撒到宇宙的各個角落。
空間從無向無限擴展。宇宙生長到哪裏,包容它的空間就擴展到哪裏,空間和宇宙是形式與實質的二重奏。這個宇宙中誕生的第一類智慧生命,巴米揚行星上的六足怪哲學家亞圖庫斯坦曾經寫了一首詩來形容這種共生關係:
啊,宇宙 你無限
啊,空間 你也無限
你們 真無聊
順便提一句,這個在文明發展史上跑到第一名的種族不久就衰亡了,原因似乎是群體性失樂。
原子誕生的宇宙變得生機勃**來。第一次爆發時所產生的恒星進入了衰亡期,由此產生了大量的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發將前恒星聚變所產生的重物質拋撒到了宇宙中。生命,這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者,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和地球上的人類一樣,他們大多數相距甚遠,無法穿越空蕩蕩的浩瀚宇宙發現其他鄰居,因此不得不編造許多借口來騙小孩子,他們的種族是宇宙中唯一的、神聖的、智慧的、文明的、攝取水分子的、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並因此有權力隨意傾倒垃圾。這樣的種族越來越多,讓宇宙越來越覺得無聊。
宇宙,這絕對的存在,會覺得“無聊”嗎?
核桃鬆仁星球上的偉大哲學家努古努夫曾經證明過這個命題。他認為:
第一,宇宙是由包含於其中的所有物質構成的。而由於引力等等原則的存在,宇宙中的任何物質都是相互影響的,而且其相互影響的程度,受到影響施加物的大小、數量、品質……等等的限製。
第二,他自己很無聊。他同時可以證明周圍三百個人很無聊。這三百個人向他保證,他們同樣能找出那麼多的人來證明他們無聊。
第三,推算出,宇宙中有生命的物質都很無聊。
第四,推算出,受到這些有生命物質影響的物質都很無聊。
第五,推算出(天曉得他哪裏找的基礎數據)宇宙有67.5877678%的物質感到無聊。
第六,四舍五入算出宇宙感到無聊。
文明就這樣千奇百怪地產生、發展、繁榮著,宇宙漸漸熱鬧起來。
在某個時候,宇宙甚至產生了一種空前恐怖的怪物。距離中央星群三億五千萬光年遠的偏僻角落裏一顆名叫“曼徹斯特”的星球上,誕生了一頭名叫“對衝基金”的怪物,這種怪物原本是一種無害的乳酸菌,曼徹斯特人為了解決日益增長、已經覆蓋了星球四分之三表麵積的生活垃圾問題,將它改造成了可以吞噬一切的物種。可怕的是,他們剛來得及將它的吞噬基因改良,還沒有(或者說還沒來得及)給這種功能加上一個開關,這種怪物就開始了它的使命,最早的對象就是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它的兩個曼徹斯特蠻人科學家。幾萬年過去了,“對衝基金”已經將誕生它的母星屯在肚中,並且依次吞下了星係內的所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物質,甚至包括小太陽在內。它貪婪地繼續向宇宙進軍,方法是通過向空間伸出長達幾萬光年的令人倒胃口的觸角,然後把被它粘上的星球一一吞下。這個宇宙怪物越來越大,吞噬了數不清的星係,其中包括許多已經產生了文明且股市正在蒸蒸日上的行星,大莊家們可虧慘了。幾百萬年之後,恐怖的星係怪物“對衝基金”已經大到這個宇宙裏任何長眼睛的動物都無法忽略的程度。他在中央星群上方的南天區造成混亂,數以億計的智慧生命都拚死逃離那個天區,像四散的流星般竄向宇宙各個角落。但是,“對衝基金”是如此之大,物理學對這種大到數萬光年的物體已經失去了解釋的能力。即使是以接近光速逃離的物體,也會輕易地被它的觸角掃過。它在真空中的觸角稀薄得像彗尾,以至於那些逃亡者一開始根本察覺不到,三百年後,它才會噬穿鐵製外殼,進入船艙,在那些肮髒、悶熱、積滿排泄垃圾的艙室內留下一連串凝固的悲號。
隻有橡膠及塑料製品它消化不了,這很奇怪,因為這本是曼徹斯特星人製造它的初衷。大蟾蜍星係的一個智慧特別出眾的種族知道了這個秘密,於是他們想出辦法,把行星——包括他們自己在內,全部都橡膠化。結果,在“對衝基金”到來敗胃口之前,他們的行星連同他們自己在內,已被太陽曬得趕在斷裂,變成了一堆漂浮的宇宙暗垃圾。
真是一幫蠢得令人傷心的家夥。
就在宇宙即將整個變成一攤果凍時,“對衝基金”無意間吞下了一顆白矮星。這顆重力行星在它的胃裏折騰了數萬年,最後從它的胃裏穿空出來,“對衝基金”死於胃潰瘍,這對世界上所有饕餮都是一個警示。
“對衝基金”死後,它那廣達數萬光年的身軀停在大熊星座與獵戶座之間黑暗無邊的星空中,在真空中它無法腐敗,於是萬古長存地漂浮在那裏,成為了“阿米巴”星座。天哪!這可是曆史上唯一真正肉體變成星座的。
把它稱為“阿米巴”星座的那個種族,居住在位於距離中央星群三億八千萬光年、一個小小漩渦狀星雲的一根不起眼的旋臂末端的一個小恒星係的名叫做“瑟蘭星”的中等行星上,如果“對衝基金”不死的話,再過三百萬年這顆行星連同它的星係一起也該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