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真巧。”他衝我笑道。
金絲眼鏡後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他的嘴角翹起,他的牙齒好白呀,還和好多年前一樣白,白得可以給高露潔做廣告。
“是啊。真巧。””
“真好。”說完,他接過我手中的資料,認真的審閱起來。隻是他在看到公司名字時,目光有些許停留,想必對於瑛力隆之前施工資質升級的事,他也是早有耳聞的。畢竟“李腐敗”的事也曾弄得沸沸洋洋。
“李腐敗”東窗事發,郞鐺入獄後,建委重新對於行政審批綜合處和建管處等進行了徹徹底底地大換血。而他應當就是這次被換來的新鮮血液。
因為對於年檢材料準備工作,我已是輕車熟路,原件又準備的齊全,核對之後,王量便將我們的資料留下。衝我微微頷首,告訴我可以走了。然後接過另一家的資料,細細看起來。
無數次,我曾在午夜夢回中試想過千百種和他重逢的情景,可是卻從來沒想到會是眼前這種方式。更未曾想到,八年未見,他就隻說了三句話。
“楊陽,真巧。”
“真好。”
“你可以走了。”
三句話,就十一個字。就僅僅十一個字而已。
“楊姐,那人你認識?”
“楊姐,你有沒有覺得他和咱們曾總長得很象?”
“不是很象,是非常象,楊姐,他們不會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吧?”
回公司的路上幾個女孩嘰嘰喳喳。
其實,在我初見曾力時,我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因為王量曾經說過他有一個非常非常崇拜的哥哥。可是曾力卻隻有一個姐姐,根本就沒什麼弟弟。而且曾力姓曾,王量姓王。王量是河南人,曾力卻是山西人。隔著黃河呢。麵貌相像,原也不是奇事。
晚上下班前,電話響起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
“喂。”我一邊關著電腦,一邊接著電話。
“喂,楊陽,是我。”是王量,雖然時隔八年,我依然能夠清晰地分辨出他的聲音。
桌子中央的羊肉鍋仔,咕嘟嘟地煮著,白色的氣體,從鍋子裏升騰而上,四散開去。如煙似霧,透過麵前的煙霧,我看向對麵的王量,他的麵容也似真似幻。
這是一家開在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裏的特色私房菜館,菜館不大,裝修也不見得有多麼高大上,但是這家菜館在如今大大小小的全國連鎖品牌飯館如百花齊放般的T市,卻偏偏經營十年而不倒,一則因為這裏味道正宗,二則恐怕是沾了我們母校的光,畢竟它與我們的大學校園,僅僅一牆之隔,它存在的意義就不單單隻是一個滿足口舌之欲的場所了。
王量夾了一塊昌著熱氣的羊肉,放在我麵前的碟子裏。“快趁熱吃,你的最愛。”碟子裏之前他為我夾的已堆得如同小山。環顧滿滿一桌,這些菜品皆是我的最愛。記得上大學時,我們偶爾出來聚餐,這些都是我必點的菜式,隻是那時我們都是囊中羞澀的窮學生,所以每次,每人,就隻舍得點一道菜。可是隻這一味菜,往往也能讓我們興奮不已,回味無窮。
一切仿若還是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