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閑醫篇 第92章後語
餘業餘從《易》續醫三十餘載,至今猶似亂絲一團,本來自感困惑,怎能為他人所用?但自信長江後浪推前浪,何愁來日春光不彌漫?而今年近花甲,自知學術難成,事業難就已成定局,又加之長期頑疾纏身,導致衰竭過早而精神逐日憔悴,難免思想其誌未酬心先衰,苦於無力傳人而感到遺歎,又唯恐一氣不續而民間易醫餘起餘落,隨之而逝,所以,不得不匆匆忙忙,調句成冊,敷衍留人。
敷衍留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前提,所以,平空生理不論謬,觸症生理不馬虎,治病用藥不輕浮,是餘的心之所得,關鍵所在,尤其是在運用有毒藥物治療疾病時,三不之上還要加小心小心再小心。青木香有毒,在《中華藥典》上已經除名,故餘在運用時,小兒內服,用量一般不超過三克,服藥次數,一般不超過兩次,成年人內服,用量一般不超過十克,服藥次數,一般不超過十次。小兒用量不過三克,成年人用量超過十克者,服藥次數一般限一次。罌粟殼有毒,小兒內服,用量一般不超過二克,服藥次數,一般不超過六次,成年人內服,用量一般不超過五克,服藥次數,一般不超過十次,附子有毒,甘草不離;天南星半夏有毒,生薑常伴。昆布海藻配甘草,甘草定量三克;黨參若配五靈脂,黨參是三倍。治療它病若伴高血壓,杜仲牛膝要在前;治療它病若伴心髒病,杜仲牛膝加丹參,川芎生地隨之來。水蛭虻蟲雖有毒,血瘀血栓靠它救,還有紅桃在追逐,但要莫忘杜仲牛膝與地龍,虻蟲三克最恰當。其他有毒藥物先自當,備用解藥心不慌,欲求病人樂無疆。
敷衍留人,玄中求真真合玄,玄真一體運乾坤,三思而行觸心靈,無心為己有他人。以玄中大道定時勢,欲思天道南行陽始增,陰始薄等道理,則思人體隨之而行,其根本漸漸地不足,而要著重養體(陰)。幼兒養體主要從肺脾,成年人養體主要從脾腎,老年人養體主要從精血。如果人體內陰不足,則外麵陰邪(即:濕寒)乘虛而入,代替陰和陽,而產生各種病症,故今朝有些疑難病疾,大多數主要由陰不足所引起,而根治莫忘壯源本。以玄中小道運時節,欲思天道周而複始四時生,正邪成等道理,則人體隨之根本漸漸地盛衰分明,而要著重養氣(陽)。幼兒養氣主要從肝肺,成年人養氣主要從脾胃,老年人養氣主要從氣血。如果人體內陽不足,則外麵陽邪(即:暑火)乘虛而入,代替陽和陰,而產生各種病症,故今朝有些疑難病疾,大多數主要由陽不足所引起,而根治莫忘壯其根本。
壯其根本分陰陽,求治標本尋體氣,陰陽可以分合,體氣不能離別,這是玄理理中理。玄理從空起,空理求平衡,合陰合陽歸於平,所以,玄理一統要歸平。平統動靜言六因,則濕動生熱,濕靜氣滯;寒動火流,寒凝血蹇;暑散生風,暑靜神滯;火行寒隨,火斥血瘀;風行寒熱,風靜氣悶;燥行氣竭,燥靜精沉。平統陰陽論六正,則以心肺不離,肝腎不棄,脾胃合一。肝肺同氣,心腎同道,脾胃統一。
敷衍留人,難言有成,以慰心靈。筆之無秘,理之無玄,秘玄不過三個字,陰陽與平。言天地周而複始不離統,時節寒熱往來不分離,這是著作易醫的前提。造就三天一線天,醫者自有春天。春天萬物生發,自然茁壯成長而不拘一格,所以,凡懷民間易醫者,要乘勢遍地開花,各盡其力,各盡其能,呈明其道,續全其理,令祖國傳統醫學,重振雄風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