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1 / 2)

長安城,取長治久安之意,乃大唐之都城。在藐視天下的國力麵前,萬邦來朝時,自有說不出的氣派與瑰麗。若在當時,番邦使節能來次長安朝貢,已是在本國不小的恩賜,長安城成為了當時所有人趨勢若騖的向往,連那僧侶也都積累福報,以求來生能托生於這泱泱大國之中。

城東西長二十裏,南北十七裏,由北及南,依次為宮城、皇城、郭城。宮城、皇城由禁軍把守,常人不可入內,自不必多說,單說郭城的規模和繁華,就足以叫人瞠目。郭城由縱八橫十四共二十二條大街,劃分為一百一十坊,每坊分別置有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觀。另有東西兩市,彙聚天下異族風物奇珍,玲琅滿目應有盡有。

此外,城內有四大渠,分別為龍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引渭河支流入域。另有總持寺、莊嚴寺、興善寺、青龍寺、玄都觀等宗門道場,還有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等景致。

你說這等氣派可稱得上是古今第一都城?

雖說是古今第一都城,卻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在繁花似錦的畫軸裏,畢竟這裏也有過百萬的人眾,形形色色的人啊,仿佛是一鍋大雜燴,裏邊盛滿了世間所有的味道。

卻說這東城邊上,有一處茶館,本是過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卻是這長安的最好的老字號,自然也就和那些普通的茶館相去甚遠,這裏有的花活絕對是你不曾見過的。

這茶館有七層,每層都有著不一樣的排場,這一層是專供過往的行人過路休息吃飯用的,因為這裏不但賣茶和精致的點心,也賣一些飯菜,所以這一層的空間是極大的。

走近門去,隻見那高大的門廳上掛著一塊匾額,上寫“一壺清苦,煮沸人間”八個金燦燦的大字作為招牌,也不知是誰的手筆,隻覺得蒼勁有力,仿佛可以看到那人寫字時眉宇蒼茫的神態。

順樓梯再往上走這第二層,可以說是三教九流的彙集之地,這裏也可以吃飯,但飯菜和茶點就比樓下的更精致。商量事情的,說媒拉纖的,卜卦算命的,等等等卻是這下九流翻弄的場所。

這第三層,卻是給那些個玩鳥遛街的人們準備的,每日裏他們遛夠了畫眉,黃鶯等之後,就來這裏歇歇腿,喝喝茶。比一比誰家的鳥兒歌聲嘹亮,評一評哪家的寶貝身姿卓越,看一看可有新的物實可供玩耍。

這第四層,可謂是個沒有衙門口的衙門,那時節裏,兩方犯了事,就總需要個有地位和身份的人兒來給說道說道,調解了的,咱就以茶代酒一笑泯恩仇。似乎著還沒有啥解決不了的事,因為這關乎那人兒的麵子,這事兒是小,麵子兒卻是要命的緊,也不會有人真的敢太歲頭上動土。

這第五層上,往來無白丁,這吟詩作對可絕不僅僅要去青樓或酒樓,這茶館也是另外一個聚地,每年新茶下來的時候,這都會舉辦一屆“茶說道”,以茶論道。那時候就是這長安城裏最熱鬧和壯觀的樓了。

這第六層,是專門給各級官員留備的,聽說有些時節會有大量的官員聚集在樓上。至於什麼內容卻鮮有人知。

這第七層,從來沒有人聽說過有什麼用處,也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人上去過,包括那些頂級的官員們,似乎那裏是不對外開放的。

太陽在西邊的天上搖曳著,遲遲不肯離去,卻也提醒了忙碌的人們到了該休息的時候。這時候的茶館也是最忙碌的,在這擁擠的人群中有兩個來自遠方的旅人擠上了二樓,找了處靠窗的桌子歇了下來,撣了撣風塵,然後要了一壺上等的鐵觀音,邊煮茶邊聊了起來。

“這長安城果然是非同凡響,就說剛才的那城門,恐怕十丈高也是有的,這等銅牆鐵壁恐怕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兩人中的年輕人誇誇其談起來。

“嗬嗬,兒啊,你見識的世麵還少呐,要說這長安城裏非同凡響的事可是數不勝數,就說這茶,不論是這西湖的龍井,洞庭的碧螺春,信陽的毛尖,還是安溪的鐵觀音等等等,隻要是你想得到的,這長安城裏都是有的。”那老者撚著胡須,笑咪咪的說道,身旁的銅壺也極配合的發出嗚嗚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