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路人?別介!(修)(1 / 2)

永思元年,赤地千裏,人煙斷絕,一時餓殍載道,哀鴻遍野,民竟易子而食,析骸而炊;而邊塞之地,諸侯割據,群雄並起至此天下大亂。

北荒勾結南蕪,入寇中原,直逼皇宮,安後主攜皇後焚於宮中,太子亦自刎。及至安朝蜀州刺史出師禦之,兵次熙門,擁之為帝,始乃定國號為熙,改寧都為熙京。史稱“熙門兵變”。

□□即位,北定胡虜,南征蠻夷,

自此,四方平,八麵寧,君賢臣明,國泰民安。世人皆稱順膺天命矣。

《安書後宮》中載:“······後,難產,生女不足月,卒。”

民間流傳,諸如《姑妄野話》,《前朝秘聞》等書,皆推測安朝亡,寶藏存,而開啟之鑰匙便在流落人間的公主身上。

亦有皇室外稱此為子虛烏有,前朝未留餘孽,何來公主一說。

新帝登基之後,整治朝綱,廣羅人才,舊臣亦俯首小心侍奉。

鏟清前朝黨羽之際,細數王侯將相,折損大半,所剩無幾;忠臣奸佞一並埋骨青山。更有前朝元老,登殿罵帝曰“亂臣賊子,忘恩負義”,帝怒極,連誅十族。後遂無公然反帝者。

江南,春風拂麵,不見戰火戕愴。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牆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穀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畫舫商女,隔江唱晚。忘卻戰火紛飛時的滿目瘡痍,自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

月朗星稀,卻是生死離別夜。

杏花落滿墳塋,總角小兒抽噎聲也換不來沉睡的娘親溫言軟語的呢喃,蜷縮成一團的孩子呆呆地盯著輕撫墓旁杏枝的陌生人,應他的呼喚伸出手,仿若杏枝新展。

同樣的明月朗照之下,遠在千裏的萬仞宮牆中,杏花亦是爛漫。

曾幾何時,他隻是刺史長子,現如今,已是一國太子,將來也會是君臨天下。

看著一枝杏花肆意開,在喧鬧繁華夜宴之間,顯得格外超然。

皇城內。

趁著夜色,抱著嬰孩的女子和幾個男男女女的同行人急匆匆的趕路。

聽到漸進的巡邏腳步聲,女子和眾人心下一驚,便分開行動了。那抱著孩子的女子,踏著一個男子的背,翻過杏花探出的牆去,期盼生的希望能降臨。

誰又知道,三年前的同一地方,也有一個抱著孩子的女子,在杏樹下躲著,祈求杏花神靈的庇佑。上天似乎聽到她的呼喚,在追兵路過的那會兒,月黑風高,隻聽得杏枝搖曳的節奏,嗅得陣陣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