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負笈東瀛入清華(2 / 3)

維新人物的這些趣事,何澄是第一次聽說。他所崇拜的聖人康有為和梁啟超竟是如此好玩,如此存有變數;教他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國聞日報》,原來竟是這麼幾個人辦的,不免有相見恨晚的感慨。又一天,他問吳稚暉緣何帶了這麼多女眷和女孩子到日本?吳稚暉說:去年冬天,兩廣總督陶模和廣東巡撫德壽招我去辦廣東大學堂,我在廣東看見了官場內幕,覺得格格不相近,就在一九〇二年招考完畢,請胡展堂(胡漢民)帶二十六名粵派官費生由香港赴日,我則離粵抵滬,即回無錫偕夫人帶了留學的親友複至上海,一同再上日本求學。何澄聽完急問:“您夫人和您所帶的這些太太小姐也要到日本求學?”吳稚暉反問何澄:“不帶她們出來,還不是八股、小腳、鴉片?”此刻,何澄對自己到日本遊學已經感到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了,麵對著吳稚暉的家眷和這些女生也要赴日遊學,更驚愕得說不出話來:“那她們都上什麼學校?”吳稚暉告他:曹理薀、陳彥安、華桂、胡彬她們打算寄宿在東洋女士下田歌子家,並入她所辦的華族女校輥輶訛。周佩珍、俞文婉、馮元賽、吳芙她們四個,擬分別入中小學校。

聽吳稚暉如此輕鬆講出,何澄好奇地問:下田歌子受過什麼教育,竟能開辦華族女校?吳稚暉告訴他:下田歌子,一八七二年入日本皇宮,當“女官”,其實是地位較高的一種宮女。一八七九年結婚後離開皇宮,但婚後不久她丈夫就去世了,遂從國家主義立場出發投身到女子教育事業之中。為了把日本上流家庭出身的女子培養成賢妻良母,她於一八八一年開辦了桃夭女塾。開辦女塾前後,還曾前往歐美各國考察教育,眼見大開。一八九八年,為防止婦女勞動問題於未然,同時為了解決有損日本國家聲譽的日本妓女海外賣淫問題,發起組織了帝國婦人協會並擔任會長。一八九九年,創立實踐女學校。中國人開始留學日本的時候,她擔任日本華族女校的學監。她十分關心清國的教育問題。清國官員前往日本考察,也經常拜訪她輥輷訛。“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何況在船上的幾天幾夜!何澄頓感走出來真是海闊天空,神人奇人無處不在!

每天正午時分,位於東京千代田區江的戶城天守閣遺址處都要施放午炮。午炮一響,公司休息,學校放學,開始午餐。還有幽默詩曰:“家家筷子響,乃午炮之回音。”留學指南一類的書上沒有說到這件事,何澄對此不解,乃問吳稚暉。吳稚暉告他:“嗬,這打午炮起源自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年)九月九日,在我國,這一天是登高望遠之日,而日本當時的太政官卻接受了兵部省的提案,將這一天定為打午炮報時的開始日,目的是為了培養和加強國民的時間觀念和意識。”輦輮訛剛到東京的何澄,還沒有被東京的午炮擊中,已被吳稚暉這門“啟蒙大炮”轟倒……在東京就與吳稚暉相識,對何澄以後成為革命黨人有著脫胎換骨的影響。吳稚暉一年前在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時,常至清華學校與範源濂輦輯訛、蔣百器輦輰訛、蔣百裏輦輱訛、梁啟超等往還縱談輦輲訛,對清華學校的情況極為熟悉。原來,清華學校亦叫東亞商業學校,其前身是由逃亡到日本的梁啟超向鄭席儒、曾卓軒等橫濱華商募款三千元,於一八九九年九月在東京牛込東五軒町設立的東京大同高等學校。因橫濱在一八九七年已有康有為的弟子徐勤創辦的一所大同學校,所以特加“東京”以別於早兩年創辦的大同學校。最初的學生有前湖南時務學堂舊生林圭(亦名林錫圭)、秦力山、範源濂、李群、蔡鍔、周宏業、陳為璜、唐才質、蔡鍾浩、田邦璿、李炳寰等十餘人,再加上由橫濱大同學校轉過來的馮自由、鄭貫一、馮斯欒、曾廣勷、鄭雲漢、張汝智等七人,一共才近二十人,多是流亡到日本的各種維新人物。東京大同高等學校由梁啟超任校長,日人犬養毅輦輳訛的親信柏原文太郎。為幹事輦輵訛。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夏季,清末維新派領袖之一唐才常輦輶訛成立自立軍。乘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後偕光緒帝出逃之際,密謀於八月二十三日在武昌、漢陽、漢口三處同時起義,武裝勤王。於是約赴日留學生中有誌返國者相助。東京大同高等學校湘籍學生幾乎全部響應起義,校外則有傅良弼、吳祿貞、蔡丞煜、黎科、鄭葆丞、張煜全、戢翼翬等返國策動,在當時總數不過一二百人的留日學生中,就有約二十餘人回國參加這次起義。然而,自立軍未起先敗,兩湖總督張之洞在英國駐漢口領事的告密和默許下,搶先於八月二十一日淩晨,由都司李士桓捕獲藏匿在英租界內李慎德堂的會黨鄧永材、向聯申,審訊之後,得悉唐才常等自立軍起義骨幹在寶順裏,遂以兵圍,逮捕了唐才常、林圭、李虎生和日本人甲斐君靖等三十餘人。除秦力山、吳祿貞、戢翼翬等少數人逃脫外,唐才常等起事者二十餘人於八月二十二日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殺害輦輷訛。東京高等大同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就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