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金發勉找到石義華:“石大姐啊!天下有說理的地方嗎……他已經欲哭無淚。”
“不要急,有理走遍天下嘛。”石義華寬慰他說。她忙把老金一大堆申訴材料及有關證據拿來,仔細地看了又看。她忽然發現金幾次敗訴後,他的律師都未進行反訴,這不意味著放棄嗎?再說,這個金廠長從某市材料廠一回望城,便給對方去過一封信函,表示別人欠的錢讓他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對方收到信函後未做任何回應。這在法律上叫做默認。憑什麼反把受害人告上法庭呢?這不是惡人先告狀嗎?一個很明白的道理,某中院怎麼這麼糊塗一再誤判呢?石義華想到這裏,心裏有如湘江的波濤,怎麼也平靜不下來。她決意要為他打贏這場官司,維護法律的尊嚴。她開始奔走在京廣線上,從長沙到某市,從某市到省高院,石義華幾乎使盡了渾身解數,曆盡周折。最終高院依法調來案卷重審,為他討回了公道。金發勉勝訴後,對石義華作揖打拱:“石律師!真是搭幫你啊!”此時石義華也累得精疲力竭,聽著當事人的讚揚,她卻有說不出的自豪,因為她維護了法律的尊嚴。
四
關注人,就是關注社會,石義華以仁者之心關注著弱勢群體。
長沙望月湖有個九歲的小女孩,父親失蹤七年,生死兩茫茫。全靠農村戶口的母親在城裏打工度日。狠心的婆婆竟將孫、媳兩人趕出家門。可憐的孩子隻好回到攸縣鄉下讀書,由80歲的外婆帶著。一次孩子的母親七找八找尋到市民革婦委會來了,恰好石義華正是主管這項工作的,她熱情地接待了她。孩子向社會寫了一封公開信:“我生在可愛的長沙,可是我卻不能在長沙居住、讀書,在鄉下我每天要走8公裏去讀書……”
讀著這封信,在法庭上可以義正詞嚴的石義華,此時此刻,卻忍不住淚水滔滔。這是對良知的呼喚。她決心要為她們尋找一條法律以外的援助。她放下手中的工作,今天跑民政局,明天跑教育局,最終就真為她們母女倆辦成了“低保”和轉學的大事。這個問題是解決了,可是她倆又住哪呢?石義華想。後來她又在榮灣鎮紅泥山幫她們聯係租了一間100元一月的房子。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母親,她所能做到的都做了。沒有誰知道石義華20幾年來為多少弱者維護了做人的尊嚴,她的愛心援助,也讓多少人看到了社會的進步,生活的希望。
五
石義華從事律師這個行業至今有二十多年了,辦理各種案件約達400多例。足跡遍及全國許多地方。她退休後其訴訟業務還應接不暇。可見她的聲譽之高,業務能力之強。
在民革黨內,她在參政議政、抗震救災、招商引資方麵都成績顯著。如2008年汶川地震,她帶頭捐款、捐物、捐書。總支的黨費全部捐獻後,還協助工商局,捧著“募捐箱”去找各個攤位的個體戶募捐。由於成績突出,從而才多次被評為省民革“優秀黨員”。
采訪完畢,我又回到了酒席上,同學們談興正酣,我提議幾個中共黨員同學再次舉杯向石義華表示祝賀!我發言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又是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們和石義華不僅是青梅竹馬的同學關係,而且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國共合作的關係呀!”石義華反映特別快,接過我的話說:“今後還要‘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咧!”大家笑聲一片,其熱烈的氣氛充滿著真摯、溫馨、祥和。
201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