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黃愛和龐人銓的故事(1 / 2)

黃愛、龐人銓是我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黃愛,1897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1913年考入湖南省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與龐人銓同學。龐人銓,湖南省湘潭縣人,1897年10月生。他們二人犧牲前分別擔任湖南勞工會書記部和教育部委員,負責領導湖南工人運動。

黃愛在“甲工”畢業後,來到湖南電燈公司做工。一年後,考入天津直隸高等工業學校。五四運動爆發時,他在天津學聯執行部工作,擔任過周恩來主編的《天津學生聯合會日報》的編輯,並兩次參加天津各界人士進京請願團。第二次請願時被軍警拘捕,在北京坐了四十天牢。出獄後被學校開除。此後,他便專門從事革命活動。他在工人補習學校教過課;組織過營救周恩來、郭隆真等請願代表的活動;參加過北京工讀互助團;第一批被邀加入周恩來等人發起組織的“覺悟社”。又經在獄中結識的北大同學介紹認識了李大釗。1920年春,黃愛帶著李大釗的介紹信,由北京赴上海,在陳獨秀處作繕寫校對工作;同年6月離上海,9月中旬抵長沙。正好龐人銓也從湘潭來到長沙。龐自“甲工”畢業後,在湘潭織布廠當了一年工人,後去湘軍陳嘉佑部做副官。1920年夏退出部隊回家鄉。黃、龐二人重新見麵後,交談時事,主張一致,決定“聯合勞動者,先圖我們階級底利益,進圖全人類底利益”,於是決定發起組織勞工會。

經過艱苦、細致的籌備,1920年11月21日,湖南勞工會在長沙成立。這可以說是湖南工人運動的先聲。

1921年黃、龐二人發起湖南第一紗廠收回公有的運動,並為此被捕入獄。

1921年11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路過長沙時,向黃、龐等勞工會成員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在中共組織和毛澤東的指導下,黃、龐對勞工會進行了改組,將原來的“合議製”改為“書記製”,成立了執行委員會,辦事機構由八個部減為三個部,龐人銓為教育部委員,黃愛為書記部委員,主持會務。從此勞工會各項工作出現了新局麵。1921年11月25日,黃、龐在長沙主持召開了反對美國“召開共管”中國的太平洋會議的集會和遊行。會上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國際資本主義!”“我們的朋友在俄國!”等口號,散發傳單,揭露太平洋會議的強盜分贓性質,是“老虎的和平,和平的老虎”。表示“我們不但要把我們湖南的勞動團體堅強地團結起來,我們更要聯合全世界的勞動階級”。特別是在趙恒惕的聯省自治使一般人民受到欺騙的時候,黃、龐率領勞工會員首先反對,尖銳指出:趙恒惕政府是“資本家奴畜政府”,趙氏製憲是“官治詭說民治”。1921年底,經易禮容聯係,毛澤東和黃愛見了麵。不久,黃、龐均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黃愛入團後,曾感慨地說:“我現在覺得,我的前途有無限光明。我決定灑我的熱血,作第一個犧牲者,去換得自由。將來世界都享著自由,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