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殤:生命不可承受之痛28(3 / 3)

感謝我的哥哥、弟弟和妹妹,無論是我在部隊十多年的軍旅生涯,還是轉業回到地方,他們不僅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多的鼓勵與支持,而且是他們將雙親照顧得相當周到,免去了我的諸多後顧之憂。弟弟郭樂小小年紀自己在廣州創業,創下了奇嘉汽車防撞倒車雷達品牌,目前行銷國內外,每當在我家裏遇到困難時,他都會全力相助,手足情誼彌足珍貴。

我要感謝我的夫人,她曾在自己的博客裏寫下這樣一句話:兒子,你在你爸爸不在家的日子裏慢慢長大……這句話一直讓對家庭少有顧及的我心酸和內疚。妻子是一個善良、賢惠的女人,無論是在部隊10多年裏我們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她始終追隨著我不棄不離,還是後來我們在北京安頓下來並有了我們的兒子,她一邊工作一邊照看兒子,現在又擔負起輔導兒子小學功課的重任,她始終毫無怨言,兒子的健康成長以及她為我所營造的安全穩定的大後方,讓我安心出差在外采訪,安心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文學素養極高的妻子始終是我新聞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她總是及時指出我作品中的瑕疵,始終鼓勵我多出精品,因此我要真誠地說一聲:“老婆,謝謝你,你辛苦了!”

幾年來,我覺得最對不起的是兒子,兒子聰明可愛,最愛讀書,但遺傳基因裏有我不甘人後、自尊心強的成分。由於工作繁忙,我很少對他的學習進行輔導,但他的學習依然是我們全家的驕傲,並且他有一副天然的好嗓音,對音樂有著獨特的喜好。每次出差的頭一天晚上,每當我默默收拾行李時,敏感的他總是問我:“爸爸,你出差幾天回來呀?”然後就要跟我拉鉤,怕我變卦,他計算著我回來的頭一天晚上,都會興奮得睡不著覺,反複地問他媽媽我什麼時候回來。每次我在電腦前寫作時,懂事的他都在一邊默默地看書,很少打攪我。上幼兒園時,老師問兒子:“你爸爸是做什麼工作的?”因我整日在電腦前忙於寫作打字,尚不知記者為何職業的兒子回答:“打稿子的。”老師故在我的職業欄裏填上“打字複印”。回家兒子跟我們一說,我和妻子都樂不可支。

說實在的,這部報告文學從構思到寫作經曆了兩年多時間,在完成報社規定的采訪任務的同時,為了獲得第一手材料,我都非常珍惜每一次出差采訪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跑一些戒毒所、勞教所,盡可能多地接觸一些我擬定的采訪對象。有時我還要在周五晚上坐火車到外地采訪,周日晚上坐車趕回北京,以期趕上周一的班,這些辛苦我從不願與別人道來。本來我是想通篇一氣嗬成寫下來的,但最多時一個月中有20多天在外地采訪,最長時我有半年多沒有動筆,思路也因此時常中斷,為了保證讀者閱讀的完整性,我亦采取了一個人物一個故事為一獨立章節的方式。

特別感謝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兼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乃劍,為我寫來熱情洋溢的序言。感謝知名策劃人江帆、汪豔,她們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諸多幫助。

其實,30多年的人生道路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這樣的一篇小文遠遠無法記錄下成千上萬的在我艱難跋涉時幫助過我的人,是你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句親切的問候讓我的步履更穩健。我始終覺得,隻有你的文字帶給讀者感動,讀者才會回報感動;隻有你的文字帶給讀者陽光,你才會收獲溫暖;隻有你的文字帶給讀者愉悅,你才會收獲快樂。作為一名從大山走進軍營,又從軍營走出來的普通新聞記者,我唯有勤奮工作,為人民鼓與呼,為正義鼓與呼,忠實地記錄下這個時代每時每刻所發生的偉大變革,才能不負這個時代,不負我的親人和朋友。

郭毅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