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殤:生命不可承受之痛01(1 / 3)

序 序章

時代的呼喚

張乃劍

幾年前,聽說郭毅同誌從中央紀委一家反腐倡廉的時政類雜誌社到一家中央級禁毒類專業報刊工作時,我很高興,雖然他沒有榮升“大官”,但憑著我與他六七年的交往以及對他的了解,他對事業執著的追求、良好的人品、敏銳的新聞洞察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我感到他很快能夠找到自身發展的立足點,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也一定能帶給我更多的驚喜。

我的預言終於變成了現實,隻是這一天來得有些突然和令人欣喜:一部由郭毅采寫的全麵反映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存現狀的報告文學集《毒殤》書稿擺在了我的案頭,讀完這部厚厚的書稿,我為他的勤奮、敬業以及字裏行間流露出的人文關懷而高興。

郭毅請我為他的作品集作序,我欣然應允。我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他的作品清新的文風所感動,更是為新聞界有這樣一位始終關注弱勢群體的青年才俊所感動,隻是為自己的權輕位淺而不安,終覺這樣一部重量級的作品,更應由“大家”來作序,才“實至名歸”。

《毒殤》一書充分體現了郭毅作為記者的良知、作家的悟性和文學家的才華,讀罷此書,也引發了我諸多思考。

時代呼喚更多有良知、勤奮的作家、記者投入到禁毒、防艾宣傳中。禁毒宣傳是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工作,需要新聞工作者、禁毒者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讀《毒殤》一書時,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據我了解,郭毅目前是一家周刊報社的編輯部主任,不僅要負責報社正常的編輯采訪工作,而且還要負責采寫大量的禁毒新聞作品。近年來,他先後在自己所供職的媒體上發表了大量有影響的文章,對我國的禁毒宣傳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即使在這樣緊張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始終將關注的目光投入到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這樣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依然抽出大量的時間赴基層一線進行采訪與調研,先後接觸了上千名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過對部分典型的感染者進行“零距離”麵對麵的挖掘、采訪與記錄,最終成就了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為獲得第一手資料,他甚至讓民警把自己關在戒毒所,與戒毒人員吃住在一起,捕捉吸毒感染者的人性弱點、情感經曆以及喜怒哀樂,並將其一一傾注於筆端,寫出了真實、生動、感人的文學作品,其毅力、工作效率與務實的工作作風令人敬佩。

希望有更多像郭毅這樣勤奮敬業的青年作家、記者,把身心真正投入到禁毒、防艾宣傳工作中,為我國禁毒、防艾宣傳事業奔走呐喊。

時代呼喚湧現出更多直擊靈魂的作品。近幾年來,郭毅先後采訪了眾多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並把對他們的關愛、尊重與心靈的撫慰,通過他們的故事撒播在字裏行間,寫就了新中國第一部全麵記錄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存現狀的紀實性報告文學集《毒殤》,此書具有相當高的曆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填補了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真實生活的空白,也是當今唯一一部全麵、詳實反映感染者感染前後心路曆程的紀實報告文學。讀後令人有一種與故事的主人公同悲同痛之感,讓人產生一種莫名的憐憫和一種伸手想幫他們一把的衝動,心底裏催生出誓將禁毒、防艾工作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力量,這或許就是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也是作家寫此書的初衷。

近些年來,電腦的普及與網絡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書寫的全麵革命,同時也帶來了書寫的全麵倒退,寫作不正之風的全麵泛濫成災!眾多所謂的作家、記者不把工夫放在深入基層、深入新聞一線挖掘、采訪,而是沉溺於網絡寫作,欺世盜名、巧取豪奪,通過剪貼拚湊,然後冠上自己的名字進行發表、出版。通讀郭毅的作品,你能夠感受到他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種觸摸到心跳與脈動、傾聽到感染者呼吸時的喘息聲的近距離的真實,而這種真實會讓你過目不忘,直抵靈魂。

《毒殤》一書讓我們明白,一部有責任與擔當的作品,終將經得起時代與曆史的檢驗,也必將激起讀者內心無限的感動和深沉的思索。我與讀者一樣期待與呼喚,時代能夠湧現出更多像《毒殤》這樣優秀的作品,期待更多的作品能帶給我們這種久違的感動。

時代呼喚更多更通俗的禁毒、防艾作品。近年來,由於我調研所涉及的領域為區域經濟建設,因此對禁毒、防艾這一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話題一直非常關注,有關此類的作品也會時常去涉獵,但我發現,真正能吸引像我這種並非專職的禁毒、防艾宣傳工作者的作品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禁毒、防艾的書籍要麼專業得不能再專業,根本讓普通的讀者無法讀下去,要麼是以一副板著麵孔說教的姿態示人,甚至以吸毒如何可怕,會導致人全身腐爛,如何瘦骨嶙峋等這種恐嚇式的教育,以期達到宣傳和教育的效果。據筆者了解,像這兩種教育方式,效果並不明顯,有時往往會適得其反,在青少年心中造成逆反心理,覺得“越不讓人為之我越要嚐試一下”。我覺得如何真正讓禁毒、防艾教育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需要我們的教育學家、社會學家認真思考。《毒殤》作為一本通俗的報告文學讀物,在這方麵做了一些有益的嚐試,即通過一個個故事把讀者的眼球吸引住,通過讀完發生在主人公身上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故事,最終讓人“悟出”毒品的危害,進而“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記者積極投身到這種禁毒、防艾人民戰爭的“靈魂工程”建設中,寫出更好、更多通俗的禁毒、防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