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沒發生“非典”之前,王老吉的名字隻是在廣東流傳,其他地方幾乎不知道有這麼個品牌,年銷售額還不到1億元,企業發展也是不溫不火。後來,“非典”襲來,全國與“非典”抗戰。就在這個時期,人們的神經緊繃,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有關“非典”的消息轉移了。以廣州醫學專家鍾南山代表的權威成為焦慮不安的人們的慰藉。鍾南山在接受電視采訪時候的一句話為王老吉涼茶做了個價值無法估量的廣告,他說:“廣東人自古一來就有喝涼茶的習慣,喝涼茶對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的效果。”當年全國防“非典”的用藥目錄是由廣東製定的,很多清熱解毒類的藥品名列其中,王老吉藥業公司製造的“廣東涼茶顆粒”也被列入,這就為涼茶在全國普及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冥冥之中的天災“非典”成為了王老吉快速占領全國市場的一個按鈕。如果沒有“非典”,王老吉的發展至少要放慢四年。
當然,王老吉不僅僅是借助了“非典”的名字卻有名無實。它的主要配料是布渣葉、金銀花、菊花,甘草、仙草、夏枯草、蛋花等等。其中的蛋花是廣東著名“五花涼茶”中的五花之一,具有清熱去濕,止咳潤肺,消暑解毒,生津止咳的功效;而布渣葉具有清熱消食的作用;菊花有疏風散熱、明目清肝的功效;金銀花有抑菌、抗病毒、抗炎症、解熱、調節免疫等作用。其他的如甘草、仙草、夏枯草等都具有解毒散瘀、清熱潤肺的功能。如果用中醫的觀點來看王老吉的配方,它的“清熱解毒”和“預防上火”絕對經得起考研,對“非典”的預防是有明顯效果的。
因為借了鍾南山的話,借用了“非典”的絕好機會,王老吉的名聲立刻傳揚開來,公司加班加點地生產,把產品推向了全國,當年的銷量就比上年增長了5倍。之後,王老吉的銷量更是一路飆升。
王老吉這次借“非典”宣傳產品,不僅僅是因為要引起人們的關注,更多的是因為涼茶確實有助於預防“非典”的傳播。為企業樹招牌,要的不光是知名度,更要的是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心。
2008年,四川發生震動全世界的5·12地震,全國人民都陷入了悲痛的深淵,那倒塌的房屋和受困的同胞們都急切地在等待著物資的救援,一時間,為災區捐款的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來,這時,許多企業也紛紛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這其中,王老吉一次性向災區捐助一億元人民幣的行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注意,很多原先不知道王老吉的人們在這次事件中也深深地將王老吉這個名字刻在了腦海裏。雖然王老吉捐助了一億元,大大減少了王老吉公司的固定資產,但緊接著社會就給予了它更豐厚的回饋—王老吉第二天開始全國市場的全線飄紅點燃了一波巨大的營銷旋風。原本一直在北方市場徘徊不前的狀態一朝之間風雲變幻,開始為北方所嚐試接受。還有那些原本王老吉進入不了的渠道也成功的借助這次公益營銷得以入駐,所有這些都是王老吉這次捐款後的現實收益,而當時在網上熱傳的口號:“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王老吉”等,在幾億中國網友間的相互傳播,可以說是王老吉的品牌潛在收益了。
當時,王老吉確實因為這一公益行為,而賺取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在這一點上,與黃金榮收留巨人乞丐有異曲同工之妙。黃金榮收留巨人乞丐的事情很快就在上海灘傳開來,給“大善人”黃金榮身上又多加了一圈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