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如果想要獲得成功,不但要有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還要有足夠的廣告傳播,從而吸引消費者前來消費。在企業界有這樣一句話:不會做廣告的企業,就像漂亮姑娘在暗夜中向意中人拋媚眼一樣。不會做廣告的企業,即使產品再吸引人,也不會吸引到大量的消費者,相反,如果企業在廣告方麵下了大功夫,成功吸引了顧客,那麼能不能留住顧客就看自身的實力了。被黃金榮接手的大世界,固然有足夠多的娛樂節目吸引顧客,但要怎樣能讓更多的顧客知道這個地方並且前來消費呢?這可讓黃金榮犯了難。正巧在這時,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來找黃金榮救助,黃金榮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這個人給大世界做個活廣告。
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就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嗎?一般高大的人當然是不能的,不過如果是一個身高遠遠超出常人,高達2.50米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了。試想,一個巨人到底會有多高呢?這種猜測必然會引起人們強烈的好奇心,吊足人們的胃口。先來說說這個巨人為什麼來找黃金榮這個流氓頭子吧。
原來,黃金榮在奪占了大世界後,心裏多少有些不踏實,所以越來越迷信。為了減輕自己的罪孽,同時也為了在社會上樹立一個好形象,他有時也會做些善事,例如給難民們提供些吃喝等,逐漸黃金榮就贏得了“大善人”的稱號。再說這個巨人因為家鄉發生旱災,隻身來到了上海,被收容在收容所裏,但由於他食量太大,收容所的糧食有限,所以他每天都吃不飽。有人見他餓的皮包骨頭,實在是可憐,就建議他去找黃金榮救命。
於是,巨人就找上了黃金榮。黃金榮見他站在人群中實在引人注目,便沒像打發其他難民一樣,給點吃的就打發走,而是派手下給他訂做了一套新衣裳,將他收留在大世界中。黃金榮是個何等狡詐的人,自然不會讓巨人吃白食,在他的安排下,第二天,那巨人就到大世界門口當檢票員了。從那以後,大世界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上海人生性好奇,許多人為了看看巨人的模樣,紛紛趕到大世界,讓黃金榮狠狠地賺了一筆。
在這件事中,黃金榮充分利用巨人的身高吊起了人們的胃口,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從而為大世界帶來更多的消費者,這種做法在現代的企業界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吊胃口效應,這種方法被很多企業或活動采用,而最典型的就數奧斯卡頒獎典禮了。
奧斯卡是美國電影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的一個“非贏利組織”,每年召開一次,從每年的11月份開始報名,從第二年的1月最後一個星期入選名單公布,到2月底3月初頒獎晚會的舉行,誰是奧斯卡得主這一懸念一直吸引著大家的注意力。全球的電視台、報紙、電影評論家對提名的影片、影星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並對最後得獎做了種種猜測。經過一個月的熱炒,奧斯卡獎知名度大大提升,提名影片的製片商腰包鼓鼓。每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始終吸引著所有影迷及傳媒的目光,這其中,每秒5.7萬美元的廣告價格,獲提名者價值不低於10萬美元的禮袋及奢華的場景都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奧斯卡成為標準的“注意力經濟學”。
至今,奧斯卡金像獎已經舉辦了70多屆,但是連續得獎的人極其罕見,這也是主辦方善於製造眼球效應的結果。例如在朱莉·安德路絲在1964年初上銀幕主演《瑪麗·波賓絲》,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而在這一年,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比朱莉演得還要好,但這時因為赫本已經拿過奧斯卡獎了,評委們就把最佳女主角的獎項給了朱莉。緊接著,1965年朱莉·安德路絲主演的《音樂之聲》引起更大轟動,但因為她剛剛得獎,奧斯卡的殊榮就給了新人朱莉·克麗斯蒂。中國藝術研究院英美電影專家穀時宇表示,“假如今年李安得了獎,下一年想得獎,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