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這一切的是葉利欽政府內部也出現了因政權奪利而發生的矛盾,國會與總統之間的不和諧愈演愈烈,而更讓國民所不齒的是浩浩蕩蕩的裝備精良武器的俄羅斯軍隊在平叛車臣武裝的時候竟然敗下陣來,葉利欽政府的形象和民眾信任度急劇下滑。這時葉利欽為了保住俄羅斯總統的位子已經是不擇手段了,人民已經徹底厭棄了葉利欽政府。世界媒體對葉利欽也毫不客氣,他們公認這不過是一個“酒囊飯袋”的政府。
因此,留給普京的便隻有一個爛攤子,眾多經濟、社會、政治問題沉重地壓在普京一屆新政府的肩上。
普京要幹嗎?改革嗎?一旦改革,針對前葉利欽政府的指責以及問責就會如潮水般湧出來;不改,那普京政府就要背負葉利欽政府遺留的汙名和徒空的政績,普京的抱負從何施展?由以上葉利欽及葉利欽政府的眾多失敗之處也可以看出,對葉利欽政府的批判就是對人民的負責,也是對自己政府銳意改革的良好襯托。
識時務的話,就必須拿葉利欽政府開刀!但是,普京並沒有這麼做!普京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是他也對葉利欽表現得人情味十足。也許這跟普京的總統之路大有關係。葉利欽兩年之內變換了五位總理,而普京也就是這時候當上總理的,兩年五個總理,對於葉利欽來說沒什麼,但對於普京來說是知遇之恩!後來葉利欽在感到已經不可能再有所作為的時候,於1999年辭去總統職務,年僅45歲、剛當上總理三個月的普京成為代總統。因此,普京對葉利欽顯得很寬容也很尊敬,他把葉利欽去職與老普京的退休相比較,很同情葉利欽離開克裏姆林宮的感受。另外為了保護葉利欽及其一家不受外界幹擾和報複,普京在很多場合公開讚揚葉利欽並將葉利欽送他的一支鋼筆經常帶在身邊。最為重要的是普京上台後的第一號總統令就是為保護離職總統及家人安全而簽發的。普京對葉利欽的照顧和保護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說是知遇之恩並不能完全解釋普京這麼做的原因。從個人性格上看,普京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或者錙銖必較的人。即便是對於曾經利用他,甚至差點陷害他的人,普京也毫不猶豫地給予了寬容和諒解。
當普京還在克勃格的時候,一次他受上司的指派去完成一項任務。這項任務風險較大,如果沒能完成任務,他肯定會被開除出黨和情報係統,並會因為離開而領到退休金或者保險金,同時也沒有可能以正常人的身份安排工作;但成功化解危機的可能性又很小,更大的可能是他在行動中犧牲了,不過除了一個獎章和少得可憐的撫恤金之外,他得不到任何東西。
其實普京以及大家都清楚,這種危機的解除應該由領導去做,這是領導的分內事,而在普京等人的職責之外。但顯而易見,這個領導就是把普京當成了他的替罪羊,他完全置普京的生命與利益於不顧,猥瑣地用這個方法來逃避責任。就是這麼個糟糕的任務,但普京考慮到14個處於危險中的人的生命安全,考慮到別人的推諉,他決定去了。
結果是危機被解除了,沒有額外的獎勵,沒有來自上級的肯定。因為那位領導早就把功勞攬到了自己頭上。普京默默地接受了這一切。但是更讓人惡心的是,在普京當選總統後,那個卑瑣的家夥竟然出來大肆邀功,說他為俄羅斯培養出了這麼一個勇士來!普京的態度很明確,不清理也不打擊,因為沒有對國家造成傷害。普京曾經說“這是形勢所逼罷了”,言外之意普京已經原諒了他,原諒了這個醜陋的把普京置於險地的家夥。
毫無疑問,普京不跟肖小記仇,不跟一般人計較,他總是默默地幹自己的事。他有眾人無法比及的胸懷,這就是他區別於剛強一麵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