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四處散布謠言,逢人便說,還編造了許多離奇的故事,試圖讓謠言聽起來更加真實可信。
然而,他們的行為卻遭到了百姓和鄰居們的唾棄。
大家都知道王林和馬春麗的為人,對他們的話根本不信,還紛紛譴責他們的行為,認為他們出身王家堡,卻幹著破壞王家堡名聲的勾當,是挑撥離間的卑鄙小人。
最終,王林和馬春麗的結局也令人叫好。
由於他們造謠生事,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紛紛與他們劃清界限。
。。。。。。
縣衙那邊。
沈榮一計不成,高野又為沈榮出了一個主意。
沈榮以邊關戰事告急為由,頒布了一項新規定,要求石嶺縣的百姓們增加賦稅和徭役,以籌集更多的資金和人力來支援邊關的戰事。
這項規定對全縣的百姓都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但對王家堡的影響尤為嚴重,沈榮特意將王家堡的稅收和勞力需求提高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承受的地步,顯然是想借此機會打壓王家堡,削弱其實力。
然而,王煉和王家堡並沒有被沈榮的威脅所嚇倒,反而振臂一呼,率先站出來抵製這項不公的新規定。
王煉在王家堡的廣場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他揭露了沈榮的真麵目,指出沈榮所謂的“邊關戰事告急”隻是一個借口,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加重百姓的負擔。
王煉號召王家堡的族人和周邊的村民團結起來,共同抵製這項無理的規定,維護自己的權益。
王煉的話語如同一顆顆火種,在石嶺縣的百姓心中點燃了反抗的火焰。
王家堡的族人們積極響應,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跟隨王煉,與不公的縣令抗爭到底。
與此同時,周邊的村子也紛紛響應王家堡的號召,他們派出代表來到王家堡,與王煉商議對策,共同商討如何抵製沈榮的新政。
整個石嶺縣大大小小的村子,都選擇站在王家堡這邊,支持王家堡與無道的新縣令抗爭。
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抵製,有的村子集體拒絕交納增加的賦稅,有的村子組織村民到縣衙門前請願,還有的村子暗中破壞縣裏的征稅和征役工作,使得沈榮的新政無法順利實施。
麵對全縣百姓的聯合抵製,沈榮的計劃徹底流產。
他原本以為自己的新規定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持,卻沒想到遭到了如此強烈的反抗。
沈榮氣急敗壞,卻又無計可施,他不敢動用武力鎮壓百姓,因為那樣隻會激起更大的民憤,讓自己的名聲徹底臭掉。
他也無法強行征收賦稅和勞力,因為百姓們已經團結起來,形成了強大的抵抗力量。
最終,沈榮的新政草草了事,不得不宣布取消增加的賦稅和徭役。
沈榮的威信在石嶺縣徹底掃地,百姓們對他的不滿和鄙視達到了極點。
沈榮成了一個笑話,一個無能又貪婪的縣令,他的名字被百姓們唾棄,成為了石嶺縣曆史上的一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