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中東“瘋狗”卡紮菲(1)(2 / 3)

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綁架和殺害以色列運動員的事件中,卡紮菲起了關鍵作用。利比亞接納了在這次行動中死去的恐怖分子的屍體並且為他們舉行了葬禮。

1973年,日本“赤軍”分子和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巴黎到東京途中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機,卡紮菲曾許可這架客機在利比亞著陸。這架載有14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飛機被劫持到手之前,因手榴彈爆炸炸死了一個參加劫機的婦女,傷了幾個乘客。這些劫機者將他們自己稱為“被占領地區之子”,並要求釋放日本恐怖分子岡本(後來他在80年代一次巴勒斯坦組織成員和他們的支持者同入侵黎巴嫩時被俘的以色列士兵集體交換時才被以色列釋放)。但這次劫機失敗了。他們飛往班加西並在那兒炸毀了這架飛機。在這種情況下卡紮菲不再表示歡迎了。他曾允許他們著陸,但這時卻譴責他們的行為,並說這些劫機者將會受到穆斯林法律的審判。

在70年代初期利比亞資助世界各革命團體的全部金額無從知道,並且不能確切估計,因為卡紮菲和他資助的團體或者拒絕透露,或者說謊。在的黎波裏的一個巴勒斯坦極端派的成員對利比亞提供資助的金額說出了兩個數字。有一天他說:“根本沒有。”第二天他又說:幾十億。”他的信口開河的說法反映了卡紮菲在1973年對巴勒斯坦事業越來越感到幻滅;這個利比亞的領袖覺得就反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來說,他並沒有因付出金錢而得到應有的報酬。他也不讚同巴勒斯坦極端分子的馬克思主義傾向。如果不是發生了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的LN114號客機事件,他的興趣可能又會轉到常規戰爭和外交方麵來。

3.客機遇襲,仇恨升級

1973年2月21日上午10點30分,一架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的波音727客機從的黎波裏機場起飛。它先飛到班加西,然後飛往開羅,起飛1個小時零44分鍾後,駕駛員發現他偏離了航向。他距離航空交通管理信號標誌約有10英裏。在平常條件下,這並不是什麼嚴重問題。但在中東地區的那種湍流天氣下,這種錯誤可能是致命的。這架波音飛機無法再轉向飛往開羅機場,而是飛過了以色列占領下的西奈半島。這一航程隻有幾分鍾時間,但它深入到西奈中央的比爾·加費加法機場。這是以色列一個極機密的軍事設施。盡管有令人無法看清的沙暴,以色列人還是命令標有猶太教六角星芒標誌的鬼怪式戰鬥機升空。這些戰鬥機不時飛到離那架波音客機僅5碼遠的地方,並命令它馬上降落。一係列駭人的錯誤發生在稍後的幾分鍾裏。

從他們的無線電通話中,很明顯利比亞飛機的駕駛員認為這些以色列飛機是友好的埃及米格戰鬥機。以色列飛機的駕駛員說他們懷疑這架利比亞飛機將對軍事設施進行攻擊,雖然他們一定也明白這是一架噴氣式客機。在最後的幾分鍾波音飛機的駕駛員決定飛往開羅機場,而好戰的以色列戰鬥機駕駛員卻向它開了3炮。這架客機在離埃及邊境一分鍾飛行時間的地方墜毀。所有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以色列的這一行動遭到普遍譴責,卡紮菲發誓要複仇。他對埃及沒有采取行動也感到傷心。利比亞人認為埃及戰鬥機本來是能夠去援救這架利比亞客機的。埃及的空軍告訴卡紮菲說,他們因沙暴而無法緊急起飛。對於這種說法,卡紮菲很快就反駁說,以色列人就能設法使他們的飛機緊急起飛了。利比亞人不信埃及的說法,在的黎波裏,群眾襲擊了包括大使館在內的埃及人的住處。

此後,卡紮菲曾謀劃了一次恐怖行動。如果這次行動成功的話,幾乎可以肯定將引起一次中東大戰。

一批富有的美國猶太人租用“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客輪從英國的南安普敦出發到以色列的阿什杜德去慶祝以色列國成立25周年。卡紮菲打算炸掉這艘輪船。

1973年4月17日,他召見一艘駐的黎波裏的埃及潛艇指揮員,據海卡爾後來說,當時卡紮菲站在那兒,一張地中海地圖攤開在他麵前。

卡紮菲對這個指揮員說:“我以一個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和利比亞軍隊總司令的名義和你講話。你現在正在這裏和我們一道工作,你能夠辨認出地中海中‘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客輪嗎?”這個指揮員說他能辦到。卡紮菲又問:“既然這樣,你能發射兩發魚雷將它擊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