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最後的張作霖(4)(1 / 3)

林久治郎不死心,過了一天又派他的夫人到帥府來訪,而此時張作霖的五姨太壽夫人正在極度悲傷中,聽到總領事夫人來訪,馬上梳洗打扮,換上鮮豔的禮服,走進客廳還連聲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大帥遇險受了點傷,我剛才在服侍他抽大煙,所以來晚了一點,請原諒!”同時讓副官開香檳舉酒幹杯,一起慶祝大元帥洪福齊天,遇難成祥。臉上一點也看不出悲傷,總領事夫人看不出究竟來,隻好打道回府。

張作霖的日文秘書陶尚銘一直同日本領事館有來往,特別是與日本軍方有聯係。雖然他是否是日本人的探子,大家都不摸底,但為了慎重起見,從那天開始,陶尚銘再也不準進入張公館的內部,所以他也不了解事情經過。

為了將戲做足,劉尚清還在行政公署設宴歡迎林久治郎到任,劉尚清說: “願中日兩國繼續親善,勿因無根之言,致生疑慮。”張學良還沒有回來,劉尚清必須穩住對手。同時,劉尚清等以密電通知張學良火速回奉,主持後事。

張學良臨危不亂,冷靜采取對策。當時張學良正在北京過生日,他接到密電,表情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隻對手下軍官說: “老將被刺殺受了輕傷,你們大家要各守本位。”

同時,張學良迅速找到他的衛隊營營長崔成義,對他說: “你知道大帥遇難了嗎?” 崔成義說:“我真不知道。” 張學良又說: “老將遇難,傷勢情況還不清楚。我決定請你護送我回奉天。沿途敵人可能對我有所不利,一定要嚴加警戒。如果有人詢問我的行蹤,千萬要保密!”

崔成義說: “遵命!”隨後,立即帶領全營官兵做好準備。

6月17日,張學良派劉多荃團分乘兩列火車回沈,張學良就趁機坐進了第一列兵車。他把長發剃光,並換上灰色的士兵服裝,跟衛隊營的士兵坐在一起,而將豪華的專列上的主人間換成了別人。

車到山海關時,機車因為要上水而臨時停車,這時候有三個日本憲兵打聽本列軍車的最高指揮官是誰,士兵回答說是崔營長。日本憲兵就又來見崔成義,詢問列車去奉天幹什麼,崔營長回答奉命移防,回沈陽後另外有任務。他們又問張學良在不在車上,崔成義說不在。就這樣騙過了日本人的眼線。

列車上,張學良一言不發,顯得很嚴肅。當列車經過南滿鐵路交叉點張作霖遇難處時,張學良探身向窗外觀望,神色慘淡,沉默良久。

列車終於到達奉天西邊門車站,張學良的副官譚海先下車查看情況,黃顯聲已經在車站等候迎接。張學良隨即由黃顯聲、譚海二人陪同,不經過車站的站台,而是橫穿鐵道,來到路邊早已準備好的汽車邊,上車就走。

張學良安全返回奉天,奉天的軍政界感到有了主心骨。

當前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督辦軍務一職,必須立即由張學良接替。

6月18日,奉天各法團會議,公推張學良繼任奉天軍務督辦。為此,正式發表了一個通電,電文稱: “案奉鎮威上將軍銑電開,本上將軍現在病中,所有督辦奉天軍務一職不能兼顧,著派張學良代理,仰即知照,並轉所屬一體知照,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令該員知照。此令。”因為張作霖死亡的消息還沒有公布,張學良隻能暫時以代理的名義出現。

6月19日,張學良在奉天督軍署正式就職,並通告各國領事。張學良發表《就任奉天軍務督辦通電》,公布施政綱領。官商各界紛紛前往拜謁,各國駐奉領事,也同時赴督軍署祝賀。至此,奉天的人心安定,社會穩定。

張學良就任奉天軍務督辦,這個重要問題解決了,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宣布張作霖的死訊了。

6月21日下午,奉天省長公署正式公布張作霖逝世的消息,同時公布《張作霖遺囑》:“餘不幸歸途遇險,今病勢已篤,殆朝暮間人矣!餘自束發從軍,早自誓以身報國,死生置諸度外。現年已五十有四,死亦非天。惟是救國之誌未遂,不免耿耿耳。今以奉天重任付之學良,望汝善為料理,延聘賢能,修明內政,使人民安居樂業,以慰父老懸懸之望。一麵努力和平,以弭戰禍,促成統一,勿背餘佳日息爭通電之旨。並盼我袍澤同人共體此意,但能遵餘之遺囑,事事以國家人民為重,協力進行,即足征諸同人相愛之誠,餘身雖死,亦瞑目矣。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