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三位大姐抬擔架(1 / 2)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這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的邊沿。敵人騎兵尾追而來。毛澤東等指揮紅軍對敵人騎兵發動了阻擊。

毛澤東說:“不能讓敵人成為尾巴帶進陝北革命根據地,我們要把‘尾巴’砍掉。”

於是這場“砍尾巴”戰鬥打響,終於把“尾巴”砍掉了。

中央幹部團工兵連的年輕戰士黃朝天也參加了“砍尾巴”戰鬥。戰鬥結束後,他就病倒了。幹部團衛生隊決定將他轉送根據地中心的瓦窯堡醫院去。途經蟠龍鎮時,忽然天下大雪,黃朝天又發燒,隻得住進老鄉家中。不久,蔡暢、鄧穎超和賀子珍也來到蟠龍鎮,她們得知有位病號住在這裏,就不顧勞累,冒著鵝毛大雪前來看望,以示慰問,同時詢問病情,幫助解決問題。

蔡暢、鄧穎超、賀子珍來到老鄉帶走,一起去瓦窯堡。她們先叫黃朝天騎馬走,誰知發高燒的黃朝天無力騎馬,此法行不通。

她們三人小聲商量如何帶他走的辦法。

賀子珍說:“這個小戰士病情不輕,得趕快送醫院治療。”

“是啊!毛主席說過,長征過來的同誌都是革命的寶貴財富。”蔡暢焦急地說。

員要立即轉走。”鄧穎超也焦急地說道。

“能不能設法找一副擔架?”賀子珍邊說,邊把目光落到房東大姐身上。

蔡暢、鄧穎超覺得隻有此法可行,也把目光落到房東大姐身上。

房東大姐約40多歲,她先是遲疑了一會兒,因為這時村裏身強力壯的男人都去支前了,她到哪裏找抬擔架心紅軍的。她最後滿有把握地說:“擔架的事,我想辦法。”說完,就打開窯洞門走了。

賀子珍等見她出去找擔架,也知道擔架員不易找到,於是又悄悄商量:“要是沒有人抬,就我們抬。”三位大姐不約而同地說道。

“把警衛員、飼養員也一起動員來抬。”鄧穎超又建議道。

黃朝天聽說大姐要抬他,可真是急壞了。他想:紅軍長途跋涉,凍餒交加,無論年紀大的,還是年紀輕的,體質都已下降,幾位大姐身體都很虛弱,她們工作擔子又重,在這大雪紛飛的日子,就是身體好的人空著手走路,都很艱難,何況她們呢?哪能讓她們抬著他走呢?“不!你們不能抬!”黃朝天大聲“小鬼,你別急嘛,我們有辦法。”蔡暢見他流淚,趕緊說道。

房東大姐掮著一副擔架回來了,後麵還跟著兩個上了年紀的老鄉。

她把擔架放下,然後對賀子珍等幾位大姐說:“村裏的人有些去支前了,有些送傷員到瓦窯堡去了,我和這兩位大伯一商量,他們聽說是送南方來的紅軍到瓦窯堡醫院去,都爭著來了。人手賀子珍等人和陝北老鄉、警衛員、飼養員交替抬著擔架,艱難地往前走。風雪越來越大,刮得她們睜不開眼睛,步子也邁不穩。賀子珍忍著傷痛,咬著牙前進。一行人走幾步,停幾步,有時還摔一跤。每當摔跤的時候,幾位大姐都顧不得身上疼痛,隻擔心摔痛了黃朝天。“小鬼,摔痛了吧?”大姐的問話,使黃朝天心如火燎,幾次請求讓他騎騾子走,結果她川,又爬過上下60裏覆蓋著厚厚積雪的山崗。黃朝天心中非常不安,多次想滾下擔架,並且一再請求道:“大姐,讓我騎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