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 太後仙逝
太後多日來一直鳳體違和太醫束手無策終於在十二月的一個早晨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這位太後來自蒙古科爾沁,是順治的第二位皇後卻不得丈夫的喜愛卻貴為皇後卻無所出,好在康熙對她很是孝順。太後仙逝康熙戳朝幾日一直為她守靈李德全勸了好幾次康熙卻不為所動。
他想起小時候自已八歲喪父,九歲喪母,這位太後將他視為已出生怕他受一點委屈,除了孝莊她是唯一一個真心待他的人如今她死了康熙的心裏很不好受,他隻是想為這個如母親般的人做最後一件事。
胤礽被廢多年康熙就從未立過太子,大臣上書請求重立一位新太子可是康熙置之不理,他不是不想立太子他隻是在觀察他的兒子,胤礽是他犯的最大的錯誤他不能在犯同樣的錯,如今有希望繼承皇位的皇子寥寥無幾。
但是康熙心裏明白他的胤禎在戰事上為人精明可以說是戰無不勝,但是他太過於年輕氣盛,他和胤禩關係密切康熙更不能傳位與他,胤禎不適合做皇帝也許讓他遠離朝堂對他來說是最好的,康熙的腦海裏想到一個人眼下最適合繼承皇位的隻有他了。
康熙五十七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發兵救援。胤禎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康熙下令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眾人都在猜測康熙可能會傳位十四阿哥可是他們都忘了帝王之心深不可測尤其是康熙這位精明的“千古一帝”
胤禎出征之日,各位貝勒、郡王、王公大臣都親自相送,同年年羹堯被任命為陝甘總督這對胤禛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而胤禩自上次斃鷹事件以後就一直臥病在床漸漸地淡出了朝政,如今胤禎得寵也許將來可能繼承皇位這對他來說何嚐不是件好事?
而胤禛表麵對皇位漠不關心實際上他也在行動,他心知若他對皇位表現的太過熱衷隻會適得其反讓他皇阿瑪厭惡,胤禩、胤禔都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對康熙孝敬有加但對於朝堂之事絕口不提這讓康熙好感大增。
胤禎不負眾望大獲全勝康熙對他更是寵愛,大臣紛紛猜測康熙可能會傳位胤禎,胤禎即位已是天命所歸了。康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胤禛也重新回到了朝堂為康熙處理政務,還代替康熙去往天壇祭天,這一向由太子祭的可是康熙卻讓胤禛去大臣都很疑惑康熙的葫蘆裏裝的是什麼?滿朝上下胤禎和胤禎兩兄弟最得寵。
康熙六十一年,紫禁城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迎接著新年的到來,大雪紛飛白茫茫的積雪覆蓋在金碧輝煌的宮牆上顯得格外刺眼。但是他們誰也不知道也許這是康熙度過的最後一個新年了,康熙身體越來越差朝堂的事物也是力不從心都是胤禛在處理,而胤禛一心為民他愛的不是那把龍椅更不是那象征著紫禁城最高權力的位置,他愛的隻有這片大清江山這讓他更加堅定了當初的決定。
十月康熙接到了胤禎的密函稱軍務重大請求進剿暫停,康熙經過反複斟酌同意了胤禎的請求下令讓他回京。
德妃聽聞兒子回來則是驚喜不已為他做了很多他愛吃的,這幾月胤禎在外她這個做母親的日日掛念已經好幾日不曾合眼了,看到德妃如此掛念自己胤禎感動之餘卻有些心疼。
常言道兒行千裏母擔憂如果可以他何嚐不想承歡膝下可是國家大事身為皇子的他又怎能置之不理?在永和宮母子二人聊了很久胤禎便離去了。
十一月胤禎帶著康熙的議和書前往準格爾議和,而康熙因為大病出愈龍心大悅帶領大臣前往牡丹台涉獵,還記得上一次涉獵還是康熙五十三年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而弘曆也在其中,十歲的他已褪去兒時的稚氣如今的他仿佛一個小大人一樣。胤禛平時對他很是嚴厲他對弘曆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而弘曆聰明好學從不讓胤禛失望,八歲就已熟讀《大學》、《論語》這讓胤禛很是欣慰。
康熙坐在主位與大臣說笑,過了好久諸皇子也都滿載而歸,不知誰還打了隻黑熊,那黑熊腿上中了三箭背上還有一箭血流不止奄奄一息的看樣子活不了了,康熙聞此在李德全的攙扶下緩緩下去走到黑熊身邊,而此時與他同行的還有剛滿十歲的弘曆,這孩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看到自己的皇爺爺上前也好奇的湊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