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阿彌陀經》中說過,世間有三千大千世界,無數婆娑恒沙世界。
宇宙奧秘奇妙無窮,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繁衍,我佛行於世間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不斷感悟,天地變幻,生死輪回,其中蘊含無上智慧!
前世的妙智,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他的師父恒無大師撿到,收做弟子,那時的恒無正巧跨過三禪進入四禪的羅漢妙境中,而他修行的場所正是玄華大地的這座小仙山。
那日恒無大師破關而出,心生感應,在小仙山山腳附近發現了嗷嗷待哺的小妙智和虛弱的剛生產完的木玲香。
隻是那時的木玲香隻剩下了一口未絕之氣,精氣神皆是消散,
見到恒無大師便求大師救救她的孩子,說孩子的父親已經喪命於山中靈獸的口中,而當時懷孕的自己聽到這個消息,悲痛欲絕,傷心勞疾,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為了肚中的孩子,還是咬牙挺住了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如今生下孩子,知道自己無力回天,隻是求大師憐憫。
木玲香隻是說了小妙智的名字後,便一氣散去,撒手人寰。
後來,恒無大師便帶著小妙智飛往大千世界中,入了琉璃功德院中修行。
……
不知道自己是重生的妙智此時正被他的父親抱在懷中,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此時春天剛過,溫暖宜人的氣息還尚未褪去,而且初夏未至,正是天氣晴朗,萬裏無雲,,妙智懶洋洋的躺在繈褓中,閉目養神,雖然出生時先天之氣完足充盈,但畢竟是早產兒,各方麵的發育還不是十分的圓滿,隻能靠著先天之氣一點一點的溫養才行。
而且奇怪的是,出生後的妙智入識海法身的時間居然被限製了,頂多半個時辰,意識自動的就會陷入渾渾噩噩的狀態,而且這半個時辰過後要睡眠六個時辰才有所好轉,連帶著的中丹田的金身也運用不了多長時間了,最多一刻鍾,也會自動的回到丹田中。
而似乎隻有丹田氣穴沒有收到影響,但是先天之氣凝結的紫氣金珠隻有一顆能用,被妙智運行在身體中,蘊養五髒六腑。
紫氣金珠神妙異常,隻是短短的七天時間,便把肉身早產的不足不全,呈現圓滿之相,相信再過不久就能無上圓滿了!
這紫氣金珠似乎在丹田氣穴中手虛影法身的佛光照耀,生出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具有金身的十二願行神通力量,再加上它本身是先天之氣凝結而成,所以還蘊含著一絲造化之力,更是帶有法身舍利的佛光,可以說妙用無窮啊!
先天之氣周身運轉,沒有了宮盤生生不息的先天之氣,運轉《菩提妙覺心法》的時候,都沒有在孕胎裏的速度快了,簡直是比龜速還不如,一天修煉下來能運轉一個小周天已經是極限所為了,這還是在紫氣金珠的帶動下完成的。
沒有了宮盤內源源不絕先天之氣,妙智現在能做的是保持體內的先天氣圓滿不損,而一個小周天正是保持身體耗損的底線。
‘難道是肉身太過弱小所致?識海法身有離垢地菩薩法力,所以運用後身體承受不住隻能運用半個時辰?而元神金身無上圓滿所以隻能運用一刻鍾?!’
尋思著這個推斷,妙智嚐試著一天中不在使用法身和金身,隻是單純的禪定靜心,如此一來,身體的損耗果真要小的多,然後,先天之氣運行一個小周天居然還有一絲不易發覺的增長!
如此一來,妙智隻能盡量的不使用識海法身和元神金身,隻是尋常的入禪靜定即可,到了妙智現在的境界,無時無刻皆可以入定參禪,於靜中感受天地之動,同時也是為了讓法身早日達到不退轉離垢地的法力境界。
任何修行都是一個勤修苦練的過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智慧在與毅力,成正果著其一要有大智慧,不然如何明理天地奧秘?如何明白我佛世尊所講的超脫之法?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要有三學:戒、定、慧!如此生智慧寶珠,散發無量智慧光明,才能看清前方彼岸,才能有超脫的目標!
其二,要有大毅力,成佛之路何其艱難,昔日我佛於菩提樹下成就如來,可是其中過程艱難萬分,如若無大毅力,又要怎麼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要修禪定,禪定靜心,拋出虛妄,才能堅守本心,才能堅持不懈一步一步真實不虛,是到達彼岸的支柱根本!
其三,要有大功德,明心是功,見性是德,這是自身功德;行善是功,渡人是德,這是眾生功德;自身境界不到怎能窺見彼岸?自私自利,無功無德,業報加身,又如何超脫?
所以,要有修行是不能自私自享,要心生慈悲,多造善業,到時果報功德一來,立地成佛,跳出三界五行,成為極樂世界中有一尊金蓮大佛!
細水長流聚成海,蚊子小來也是肉啊!
……
“香兒,你還在月子期間,別出來,外麵風大!”蘇狂生見妻子開門後準備出來的樣子,連忙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