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虛無寂滅菩薩行!(2 / 3)

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城裙,金落索,瑞氣遮迎。

右手持菩薩決,穿戴一串顆顆碩大的金檀念珠,左手向外攤開有無量佛光從掌心向外撒開。

跌迦而坐在一六品金色蓮台之上,蓮台旋轉,虛實變換有層層寶光流轉不息,有聚集蓮台下方三界諸天法力之神妙。

後腦處有淡淡的功德金輪顯化,內中似有虛幻世界在慢慢成形,從中傳來陣陣梵音經咒,在定中世界慢慢擴大,無數無量,佛咒經卷在顯化的三界諸天中傳遍開來!

更有無邊光明金雲在定境中漸漸成形,散發金光天樂,化作寶樹金蓮,飄散在妙智菩薩法相的周圍。

無時無間中,妙智結合諸世佛經中夢中成佛的法門結合自身道行,在定境中演化這三界二十八天,以自身的顛倒妄念,貪嗔癡念,六欲七情還有種種煩惱化作諸天生靈,又以菩提心為源泉,鎮壓諸天,感化生靈,以此曾長菩薩法力。

如此,初地菩薩的法身便可運用三個上界的力量,堪比一個大千世界的偉力,假使諸天繼續進化,最終有一天一界之變化,那麼到時這三個上界的力量比九個大千世界的法力還要多!

很快,有源源不絕的法力來源,妙智的菩薩法相就達到的初地菩薩法力大圓滿的境界了,在上一步便是不退轉歡喜地菩薩了。

前身的妙智在琉璃功德院中修行,主修的是藥師琉璃光王如來的法門,後來入羅漢境界,證得羅漢果位後,為求進寸,便開始轉修菩提心,證菩薩果位!

修習菩提,便是明心見性,其中艱難,高於阿羅漢道果,是以世人又把阿羅漢稱為辟支佛!

為證菩薩果位,先要有菩提心,菩提心眾生皆有不同,所以各個佛祖菩薩傳下來的法門最終隻是參考,經卷佛咒也不過是此間過程中的台階,可以修持,但無法以此成道!

如今妙智的菩薩法身已經算是圓滿無垢了,隻是法力境地還不足,以此推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達到和菩提心同等的境界。

佛說法相,有三身,第一大為法身,真如實相不可得之真空,自性清淨、妄法無體!不垢不淨,是本性智慧,是菩提心得,是自身根本!

第二是金身,是降魔渡厄據有大法力,是佛法奧義,經卷咒語形成的護念之身!

第三是相身,為凡間行走所用的凡胎肉身,是橫渡苦海的寶船,是到達彼岸的金橋!

定境中,法身已成,隻需要源源不絕的汲取法力便可以了,可惜如今沒有肉身,金身和相身皆是修煉不得。

閑來無事中的妙智突然想到,如此寂滅環境,虛無空空,何不乘此機會就連寂滅之心呢?!於是隨想隨做,定中念佛,念經,念咒!

昔日佛祖以無上智慧,創出舍利子大道,乃是以自身性命修煉而成,有三大舍利之心,以為寂滅之心,二為菩提之心,三位功德之心!

這三種舍利子都是自身神意、佛法等凝結的精華,有大神通、大智慧、大光明,有種種不可思議之偉力!

出了這三大舍利之外,還有無數恒沙數目的舍利,皆是天女、金剛、夜叉、羅漢、菩薩、佛等修行而來。

其中沒有修行出舍利子的僧人,就證明此人修行不圓滿,有退轉隻可能,而修行出舍利子的人,便是果位圓滿,不垢不淨是不退轉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