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厲害,才過了五年,就能夠淩空飛行,不知道他的實力到底強大到何種地步。”又一人滿臉不可思議。
蕭林目不轉睛地盯著鎮南王大世子離去的方向,心中驚濤駭浪。即使他將虎形拳練到頂峰,也不過力敵五百人,至於淩空飛行,根本不可能辦到,今天一個年紀輕輕的青年就能禦空飛行,徹徹底底顛覆了他的武學觀。
“一定要進入平南侯府,一定要修煉這個世界的武學。”蕭林緊緊握住拳頭。
回到大柳胡同家中,蕭林迫不及待地拿出懷中的四本書,將《山川遊記》《烹獸譜》《千年記事》放在一旁桌子上,翻開了《武學初解》。
《武學初解》的第一頁,僅僅十個滄桑古樸的黑色:“術法演造化,武功鎮乾坤。”
“以此來看,這個世界的武學分為兩個流派,一是術法,一是武功。”蕭林暗暗想到,他翻開第二頁。
“自天地初開,萬物繁衍生息。無論是普通的飛禽走獸,還是藏匿於深山荒野中強大妖獸,皆逃脫不了生死輪回。為了追求更加悠久的壽命,無數才智之士前仆後繼,投入畢生精力苦苦鑽研,雖然長生之路遙遙無期,但是留下數不清的修煉典籍,威力大者,竟可撼天動地。”
“時至今日,修練之道分為兩大派別,一派自稱術士,修煉意誌、孕養神魂,可騰空飛行,淩空虛度。修煉有成者,舍棄肉身,從此不食五穀,餐風飲露,乘雲氣於蒼冥,遊乎四海之外。霓為衣兮風為馬,朝遊北冥兮暮歸山。另一派自稱武者,修煉肉身,錘煉肉體,徒手開山碎石,斷玉分鋼。修練有成,能擔山填海,挪移日月,通天地,會鬼神,石破天驚,雄霸一方。”
“原來那個鎮南王大世子是術士,難怪如此年輕就能夠騰空飛行。”蕭林暗暗說道,“不過,無論術士和武者,最後的威力都如此巨大,恐怕地球傳說中的仙神也不過如此。”
懷著激動的心情,蕭林翻開第三頁。
“術士境界,可分為開竅,陰神,陽神,元神,法神,玉神,聖神七大境界,每一境界皆玄奇無比,但修練飄渺虛無的靈魂意誌,非大智慧者難有成就。”
“武者境界,可分為蛻凡,勇武,養氣,內勁,先天,抱丹,金丹七大境界,每一境界皆針對肉身重重磨礪,最後可達到不滅金身,肉身不朽,但修練需要水磨工夫,非大毅力者不能有成。”
“原來術士和武者已經有了如此明確的劃分。”蕭林不禁對這個世界的武學有了更加深刻的渴望,這裏不是末法時代,而是如同地球遠古,武力最為強盛的時期。
從第四頁開始,便是對術士境界和武者境界進行詳細的解析,蕭林仔細翻閱,臉上震驚之色愈發濃鬱。
“開竅,開啟腦中最神秘的泥丸宮。泥丸宮,俗稱靈竅,神之居所。神出泥丸宮,方為開竅。天下修煉術士者頗多,開竅之法,各不相同。道家祭拜天地神明,感受自然浩大,天心所在,道之所在;佛家收集萬民香火,聚集眾生念頭;儒家讀聖賢文章,收天下民意,孕養浩然正氣。”
“蛻凡,練身體筋骨皮,修成不漏不破之身,初具威力。”
“陰神,即常人口中的鬼魂,修出陰神,術士小成,能夠淩空虛度,日行八百。”
“勇武,全身血氣旺盛,鬼神難以近身,力拔山兮氣蓋世。”
“陽神,神由陰轉陽,陽神貌似真人,可行走在烈陽之下,威力比起陰神,不可同日而語。”
“養氣,納天地靈氣,養於丹田,一氣長存百世悠。”
……
蕭林不斷翻閱,深深為其中的內容吸引,不知不覺,日薄西山。
“呼……”深深出一口氣,蕭林合上書籍,閉目不語。過了片刻,蕭林睜開雙眼,自語道,“書中的內容都已經記下,隻可惜,並沒有對元神和內勁之後境界的介紹,看來寫這本書的人也隻知其名。”
“平南侯爺的二弟子申屠洪力能撕馬,他使用的很可能隻是他一小部分力量,不過,他應該還處於武者蛻凡境界,但是,距離勇武境界相去不遠。鎮南王大世子應該修煉到術士陰神境界,隻是不知道達到陰神境界的哪個層次。”蕭林心中暗暗思索,“那麼,在豐城隻手遮天的平南侯和鎮南王又是什麼境界呢?勇武,養氣,還是更高的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