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真正的美德(1 / 2)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黃帝內經》中指出“以使誌生”,是說人們在春天要讓自己的意誌生發,不要情緒抑鬱,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在春氣奮揚,萬物皆感氣而生的時候結伴出遊,飽覽青山綠水,名勝古跡,觸景生情時亦不免吟詩作賦,做些賞心悅目修身養性的樂事。

這樣一來,兩個人,一把傘,出現在大地依然封凍萬木蕭條的荒山野林就不難解釋了。

淚江心自認不是附庸風雅的人,吟詩純粹是為了應景。

這首五律言辭簡練,頷聯頸聯對仗也十分工整,寫景更是一絕。若說美中不足,則是尾聯頗有些傷春悲秋之感,令人不喜。本著做事有始有終的原則,他還是耐著性子將詩吟誦完整,但若說之前還有幾分附庸風雅的興致,吟詩後則都轉變成對此詩美中不足的怨懟了。

“天外城囊括天下奇景,難為你還能對城外的景色有如此興致!”撐傘的人怎能不明白那點別扭的小心思,取笑得更加開懷,傘簷下輪廓分明的麵孔一雙明眸熠熠生輝。

“再美的景色,看多了總會膩。再說,不看看外麵這些窮山惡水,怎麼知道天外城才是錦繡山河!”淚江心將手中玉扇緩緩展開,他好歹身為一城之主,對自家地盤總該有些維護的立場。

“我倒是覺得你寧願在窮山惡水中逍遙,也不肯在錦繡山河裏清閑啊。”不言昔毫不客氣地戳破,這裏隻有他們兩人,演戲也沒必要演全套的。

淚江心柳眉一揚,“話不能這麼講!外麵畢竟不比天外城與世隔絕,遠離紛爭世擾,指不定哪一天就禍從天降。”

似乎正是為了應現這句話,天外突然風雲驚走,氣氛驟變。一道冷冽刀光直射而來,正落在兩人麵前,驚起四下烏鴉慌忙逃竄。

不言昔手腕向前旋動傘軸擋住迎麵而來的紛亂雨雪,等到周遭氣流恢複如初,才重新將傘軸抬高,審視某個烏鴉嘴中的天降“禍”物。

一口漆墨如玉十分內斂的刀在光下反射著銳利的銀芒,散發出冷冽逼人的氣勢,輕而易舉地在料峭春寒的風、雪、雨中成為了主題。

隻一眼,不言昔就愣了神,想要抬高的手也不由頓住,碩大的傘麵正好遮住了淚江心好奇的視線。

多年交契,身旁人一失神淚江心便有察覺,等到他親自動手架開礙事的傘軸,看到這一時失神的源頭,頓時理解了七八分,“我知道天下神兵難得,不過你也不用看得那麼專心,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時候不言昔已經晃過神,眉頭皺起,習慣性地思考這位知交好友又在打什麼壞主意,“聽你的意思,是要將這口刀據為己有?”

“錯了,是據為你有。”淚江心糾正,他自身並未研習刀法,要刀也無用。倒是不言昔刀劍雙絕卻無一件趁手的兵器,眼前這口刀一看就不是凡品,所謂寶刀贈英雄最好不過。

可惜這樣的提議並未得到英雄的認同,不言昔目光灼灼道:“我尚且知曉路不拾遺是一種美德。”

“聽聞但凡神兵皆有靈性,能自行認主。我觀這口刀從天而降落在你麵前的氣勢,來時迅猛有情投意合之喜悅,落時輕盈有舉案齊眉之乖順,十分符合認主的特性。而且我相信依你穎悟絕倫的資質,與這口刀絕對是珠聯璧合,天造地設。即便它先前已有主人,不慎將之遺落,也改變不了你們才是佳偶天成的事實。正所謂高鳥相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事,背暗投明,也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