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健和朋友的經營理念發生了分歧,生意也開始變得清淡。李健回憶,在一段時間裏,他們不斷地往裏墊錢,根本沒有回款。堅持了三個月後,李健與朋友在經營思路上的分歧越來越大,最後隻好分道揚鑣。於是,李健開始獨自創業。
經過市場調查,他把茶葉門市地址選在了北京茶葉一條街--馬連道。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李健當初隻是想紮堆的生意好做,並沒在意這一條街上對手們的來曆。後來他才發現這裏的人個個都是高手,不論是茶道還是銷售,而且他們都來自茶葉生產廠家,對茶有著深刻的理解,唯獨他是個門外漢。
李健選定地址後看中了一間60平方米的門市,年租金4萬元。他交了租金請來裝修工裝修門市,自己則趕往茶葉生產地采購茶葉。這是他第一次采購茶葉,由於沒有經驗,又缺乏茶葉知識,他采購的茶葉無論在色澤上還是質量上都給日後的批發和銷售帶來了困難。為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他買來大量有關茶葉的書,仔細研讀,凡是上門的客戶也都提供最優惠的價格,以便發展市場。即使這樣,他的門市仍是門庭冷落。
李健開始托朋友介紹茶葉銷售渠道,稍有空閑救親自背著茶葉樣品去零售店推銷,有時他請人給他看門市,自己背個大袋子到偏遠區縣去找銷售點。而很多時候,他都吃了閉門羹,偶爾聽到“我們有供貨方,以後考慮吧”,他都激動半天。“那時我一心想著盡快發展客戶,有時一天隻能吃一頓飯,一個月下來整個人都快虛脫了。”
在兩個月裏,他跑遍了6個城市的茶葉零售店,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報。
李健的茶葉門市經曆了整整14個月的蕭條後才開始複蘇。在這期間,他不斷聽到類似他這種門外漢茶業門市倒閉的消息,他的朋友也勸他收手。李健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咬著牙告訴朋友:“我已經喜歡上了這個行業,每個行業起步都會有艱難和困苦,更何況我還沒有認輸。”
隨著對茶經的深入了解和對市場的辛勤開拓,李健的門市第13個月開始有了一點利潤,就在2003年春節前的一個月,他的門市賺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資,還略有盈餘。2004年,李健的茶葉門市純利潤達20多萬元。
事實證明:隻要有恒心,鐵棒也能磨成針。看一個人,不必看他輝煌耀眼、春風得意之時,而應看他身處逆境時是怎樣艱難跋涉的。執著是人類的一種美德,任何天賦、才華、強勢都不能代替。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恒心。
富人的字典裏沒有“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經曆過無數次的失敗。當然,也包括富人在內,他們的成功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沒有人不想成為富人,也沒有人不想擁有財富,但很多人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要麼被困難打敗,要麼對挫折望而卻步、半途而廢。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就不一樣了: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失敗,隻有暫時的不成功。這也正是富人們的信條,正是因為在他們的字典裏沒有“失敗”,他們才不會放棄,才會繼續努力,他們知道不成功隻是暫時的,總有一天他們會成功!
金融家韋特斯真正開始自己的事業是在17歲的時候,他賺了第一筆大錢,也是第一次得到教訓。那時候,他的全部家當隻有255塊錢。他在股票的場外市場做掮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發了大財,一共賺了168000元。拿著這些錢,他給自己買了第一套好衣服,在長島給母親買了一幢房子。但是這個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韋特斯以為和平已經到來,就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雷卡瓦那鋼鐵公司。“他們把我剝光了,隻留下4000元給我。”韋特斯最喜歡說這種話,“我犯了很多錯,一個人如果說他從未犯過錯,那他就是在說謊。但是,我如果不犯錯,也就沒有辦法學乖。”這一次,他學到了教訓。“除非你了解內情,否則,絕對不要買大減價的東西。”
他沒有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放棄,相反,他對此總結了相關的經驗,並相信他自己一定會成功。後來,他開始涉足股市,在經曆了股市的成敗得失後,他已賺了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