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智猶如地有水。地缺水難長五穀園林,人乏智難有出頭之日。
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世界上所有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智慧對於每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智慧是人人都有而又人人都缺的東西。一個人無論他多麼睿智聰明,多麼富有,多麼高貴,多麼權大勢大,也不敢說他的智慧已經夠用了,不再需要增加了。
同時,智慧又是一種隻會給人帶來益處,而不會給人帶來負擔的東西。增加笨人的智慧,笨人會變聰明;增加聰明人的智慧,聰明人會變得更聰明。
無論笨人、聰明人,智慧的增加隻能給他們帶來益處,而不會成為他們的負擔。從來沒聽說過誰被過多的智慧壓得直不起腰,也沒有聽說過某某難以發達、富貴、成功,是因為智慧太多的緣故。
從某種程度上講,智慧比金錢財富更重要。因為智慧可以讓你擁有更多的金錢,而金錢則不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智慧。
中國有句古話叫“財多損誌”,意思是說有些人有錢後往往把握不住自己,喪失大誌,甚至誤入歧途,或家庭富裕、金錢不愁的人,往往缺乏偉大的誌向,甚至相當一部分富家子弟整日無所事事,花天酒地,貪酒好色,最後搞壞身體,甚至性命不保。從這一點來看,智慧確實比金錢重要,它至少可以使你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在關鍵時刻。
既然智慧如此重要,那麼如何快速增加我們的智慧呢?
智者之所以智,關鍵在於他們獨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與眾不同的行動方法。因此,跟著智者學智慧,像智者那樣去思考、去行動,是快速增加我們智慧的一條捷徑。
古代中華民族的智慧已經越來越受到世界各民族的重視。向來就有“東方的智慧,西方的技術”一說。中華民族的古典智慧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和世界的寶貴遺產,挖掘這一寶貴遺產,我們將會從中受益無窮。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曆史的民族,在漫長而燦爛的曆史長河中,擁有大智慧的聖賢、偉人層出不窮,這些先哲、聖賢、智者們憑借自己的大智慧,有的開創了一代王朝;有的輔佐國君成就了令人刮目相看、名標青史的千秋偉業;有的白手起家,賺取了富甲天下、令人乍舌的財富;有的雖無顯赫官爵,亦無巨額財富,但他們過著超凡脫俗、悠閑舒適、逍遙自在的生活,其著作、思想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言行。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也。戰爭最能激發人的智慧,也最有利於人才的脫穎而出。戰爭時期也是人類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這是因為戰爭的勝負,直接關係到交戰雙方當權者的生死存亡,當權者為了活命和保住自己的官位,不得不重用人才,所以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封建社會的中國,在和平年代,容易小人當道,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是因為社會缺乏對當權者的有效監督,而貪圖享樂、愛讓人奉承是人的天性之一。和平年代,當權者無所事事,整天想著吃喝玩樂,鶯歌燕舞,這樣善於溜須拍馬的小人、奴才便容易得誌,人才則難以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