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我給您說個孩子怎麼講文明的故事,一個小學生說,老師,我想拉屎!老師講,你怎麼這麼粗俗呀,說話文明點!小學生想了想,一隻手提著褲子,一隻手托著屁股又說,老師,我臀部下麵的小洞洞惡心得想吐!”
於是和我看了後,都笑了,指著熒屏問,你知道這個叫“眼鏡蛇”的是誰嗎?他是咱們街道的宣傳部副部長趙三霍。
於是下線後,他打開了一個word文檔,word文檔內有一個表格,表格裏記錄著社區居民的姓名、職業、愛好和家庭住址,並一一對應著他們的網名,“有錢能使鬼推磨——李連雙”、“眼鏡蛇——趙三霍”、“白衣天使——屈瑞麗”、“黑衣小夥——趙二春”、“小火慢煮——秦香蓮”、“半夜幽魂——盧秀麗”、“邊說邊唱——王金山”、“一看就明白——戴相好”、“小蔥拌豆腐——孫劍英”,等等。
於是說:“現在,在現實生活中,人走進人的內心世界很難,在網絡上就容易多了。這虛擬的網絡其實並不虛擬,好多見了麵不敢說的,在網上就直說了,不提的意見在網上一聊天就提了,有時還能幫助咱們公安機關破案呢。咱們公安機關有專門的網絡安全監督部門。”
我的腦筋慢慢地轉過來,不過對於自己學習這些東西還有些擔心:“網絡這個東西,好是好,可是,我這麼大年齡了,學這些新東西估計不行了。我還是覺得走走路,敲敲門,看看人實在,心裏踏實。”
“周總理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據說他老人家72歲的時候還在學外語。你這年齡,與他老人家學外語時比,年齡還算大嗎?”
我不好意思撓撓頭:“不大。”
“別價一便秘就說地球引力不夠,隻要想學想幹,辦法總比困難多。”
從那天起,我網上作戰的經曆就開始了。打字時,按一次鍵盤抬一次頭,看一下顯示器,動作像個啄食的老母雞。貼圖時,我先在“百度”上搜索“怎樣在粘貼圖片”,根據它提供的方法,我按圖索驥。一個月下來,我基本上掌握了怎麼在博客上錄入文字、貼照片,和如何與人在線聊天了。
“Blog”中,我分成“警情通報、防範常識、警民互動、戶政辦理、通知通告”幾個欄目,每個欄目粘上不同的內容,“有谘詢必回複”、“有建議必反饋”、“有求助必上門”、“有怨言必疏導”是我在Blog上的工作原則。
這天晚上,我一打開“社區民警老楊的blog”,“消息”欄中一個勁地爆閃,再打開“消息”,好家夥,“紙條”有七八個,留言也不少。
“半夜幽魂”留言:“允許他喝醉,允許他勾妹,但他晚上必須給老娘歸隊,如果他敢傷老娘的心,傷老娘的肺,老娘一定把你的第三條腿打成殘廢,讓他的鳥鳥永遠打瞌睡……告訴你楊警官,我打算與李連雙鬥爭到底,我得不到的東西也不能讓別人得到,作為人民警察你可要為我撐腰呀!”
“邊說邊唱”留言:“說金錢是罪惡,都在撈;說美女是禍水,都想要;說高處不勝寒,都在爬;說煙酒傷身體,都不戒;說天堂最美好,都不去!楊警官,趙三霍知道我年齡快到杠了,就一直在活動,據說他姐夫是個挺大的官,家裏有的是錢,姐夫加小舅子一聯合起來,裏應外合,就把我整了下來!”
“小蔥拌豆腐”的在線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楊警官,我死後的財產,都能留給孩子嗎?”
“小蔥拌豆腐”不是穆玉柱的老婆孫劍英嗎?又怎麼了?我連忙打字回複過去:“你好,我是楊春江,能具體一點給我談談嗎?”
“沒什麼好談的,我這個人命不好。年輕找對象時光貪家庭條件和有房了,誰知道他爹媽一死,我們這個家就癱瘓了,他不是嫖就是賭,進了監獄還不思悔改,現在有時候就破罐子破摔。不高興,就喝得爛醉如泥,對我又打又罵,說我是喪門星,我這日子實在沒有辦法過了。這樣下去,還沒有等我兒子長大,家產就讓他敗光了。我現在就想知道,如果我死了,我的財產能全留給我兒子嗎?”
“小蔥拌豆腐,就是清清白白,如荷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這個我讚同。但是,你想過沒有,除了你老公外,在這個世間,還有你應當更加珍愛的東西,比如說親情,你有兒子,有父母,比如說友情,從小學的同學到參加工作後的同事。”
“這些人,對我都挺好。除兒子外,她們都不和我生活在一起,我天天麵對的就是沒有人樣的老公。離婚吧,可憐了我的兒子。不離吧,我這日子怎麼過啊?我就一個念頭,給我兒子多留下些財產,別讓我那混蛋老公都給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