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西巡北瞻(2)(3 / 3)

“那麼,方念何者?”

“乃詛咒川楚陝教匪無疑,我所指二人名,即教匪首領。”

嘉慶聞聽,越發驚駭。他知道和珅也嫻於此術,若他年給我用上咋辦!隨即,嘉慶咬了咬牙。

乾隆駕崩,秘不發喪,嘉慶假傳太上皇旨,將和珅召入宮。

和珅見太上皇未在,隻有嘉慶在座,便有些悚然。

嘉慶也未多說,隻拿出一件箭衣,要和珅當即穿上。

箭衣為馬蹄袖,又短又窄。

和珅一時穿不上,便解釋道:

“袖子太小。”

“不是袖子太小,而是你的拳(權)太大了。”

嘉慶說著,又是一聲冷笑。

和珅情知有變,越發毛骨悚然。

嘉慶也不多說,引和珅去太上皇寢宮。

和珅見太上皇已死,遂放聲大悲。

嘉慶在一邊,問道:

“你以前不是說過嗎,先帝恩典,天高地厚。”

“喳。”

“既如此,讓你跟隨先帝去如何?”

和珅嚇得萬死,叩頭拚命哀求。

嘉慶沒有作聲,隻要他與同黨福長安去為乾隆守靈,總理喪儀。借機剝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職。隨即,會意言官出奏。時有禦史廣興、給事中王念孫及廣泰等,立即交章彈劾和珅,嘉慶就勢將其革職拿問。

這些事,都辦得緊鑼密鼓,絲絲相扣,非常緊湊。

據說,這些計謀,都出自王爾烈。嘉慶帝向他求教,王爾烈道:

“前車有之,可效皇祖誅鼇拜也。”

嘉慶本想將和珅處以淩遲剮罪,其他人等,從重發落。

王爾烈見此,打了一個唉聲,出了一口長氣,對嘉慶奏道:

“刑不必過重,事不必過極。過極則易生變,過重則易失心。現下,剛剛歸政,又有川陝之亂,更是不宜。況有十公主在,先帝剛去不久,怎好劾和珅子豐紳殷德!還是點到而止吧,也免落個不孝之名。”

嘉慶聽了,亦以為隻好如此了。於是,遂將和珅以二十行大罪賜死,抄沒其家資,以充盈府庫。對於其同黨和家人一幹人等,也都從輕處置,草草收場。

由於有乾隆的關係,看在十公主和孝公主的麵上,隻奪和珅之子豐紳殷德伯爵襲職,改任散秩大臣了。對於其生活,也隻是賞給半拉舊院落,便算了事。十公主還算剛烈,跟她父親乾隆一樣,以後的日子總算挺過來了。即便後來豐紳殷德因病早逝,她還能照樣支撐著家業,人稱“乃強女子”也。

和珅死後,抄沒家資,計獲贓物折銀二億兩千兩。當時,國庫年收入僅四千萬兩,相當於五年多國庫收入。此案堪稱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貪汙案了。朝野聞之,無不拍手稱快,聲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然而,也有為其悲憐者,那便是和珅的小妾吳卿憐。

吳卿憐,蘇州女,原為甘肅布政使王亶望的愛妾,貌美異常,體態輕盈,有憐憐盈盈狀,令人觸目動心。

王亶望在甘肅布政史任上,以收“監銀”為名,大行貪汙之能事。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三十日,王亶望案發,被處斬。偏巧,此案正是由和珅一手來辦。他見王亶望小妾吳卿憐長得秀美,便掠來歸為己有了。

吳卿憐,畢竟是個纖弱女子,哪裏能禁受住這麼大打擊!她入得和門後,見和珅對她並不壞,又見和珅勢大通天,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於是,吳卿憐便也就真心相依了。待到和珅被除,她似乎有些驚夢初醒。隨即,寫下八章絕句來,以為憐之,以為紀之,其情也算淒婉,動人心脈。詩雲:

曉妝驚落玉搔頭,宛在湖邊十二樓。

魂定暗傷樓外景,湖邊無水不東流。

香稻入唇驚吐日,海珍列鼎厭曾時。

蛾眉屈指年多少,到處滄桑知不知。

緩歌曼舞畫難圖,月下樓台冷繡襦。

終夜相公看不足,朝天嫩去倩人扶。

蓮開並蒂豈前因,虛擲鶯梭廿九春。

回首可憐歌舞地,兩番俱是個中人。

最不分明月夜魂,何曾芳草怨王孫。

梁間燕子來還去,害煞兒家是戟門。

白雲深處老親存,十五年前笑語溫。

夢裏輕舟無遠近,一聲欸乃到吳門。

村姬歡笑不知貧,長袖輕裾帶翠顰。

三十六年秦女恨,卿憐猶是淺嚐人。

冷夜癡兒掩淚題,他年應變杜鵑啼。

啼時休問漳河畔,銅雀春深燕子磯。

全詩哀婉動人。前幾句寫:嘉慶四年正月初八日早晨,吳卿憐正在梳理,大禍降臨,聽得聖旨,將和珅抄家籍沒,這使詞人想到在王亶望府裏時的情景。那時,王新任浙江巡撫,蓋起亭台樓閣,全用寶玉裝飾,當時傳為迷樓。到得和府,和珅為取悅於吳卿憐,其樓館皆仿王宅修裝。而和府被抄時,人們正在吃早飯,嚇得肚中食物盡皆吐出。見此,又想起王府被抄時,廚人正進燕窩湯,人們吃膩了,便將其置放於茶幾上。而前來抄家的官兵見到後,紛紛大嚼,洋相出盡。後麵,則寫她與和珅百般恩愛之情狀。

為和珅作挽歌的還有一人,那就是他的另一寵妾,名長二姑,其詩為七律二章,雲:

誰道今皇恩遇殊,法寬難為罪臣舒。

墜樓空有偕亡誌,望闕豈陳替死書。

白練一條君自了,愁腸萬縷意何如。

可憐最是黃昏後,夢裏相逢醒也無。

掩麵登車涕淚潸,便如殘葉下秋山。

籠中鸚鵡歸秦塞,馬上琵琶出漢關。

自古桃花憐命薄,幾番萍梗恨緣艱。

傷心一派蘆溝水,直向東流竟不還。

王爾烈見此,想到這些薄命女子的情形便也為之動情。複想到和珅少年境遇不好,得誌後卻又十分猖狂,便也生一詩,稱《悲歡調》,雲:

幾載桃花誤此深,一旦風寒亦憐憐。

樓外掠些殘瓣瓣,鏡裏裝了瘦蔭蔭。

歡娛已作身後事,悲苦更成世上塵。

美人金錢若等平,不會遺恨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