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辭瑞典學院常任秘書C·D·奧·威爾森

璀璨的希臘戲劇之後,以英國和西班牙為主的兩個國家發展了國家戲劇藝術。欲了解現代西班牙戲劇,則必須先知道其過去的生活狀況。因為長久以來,西班牙戲劇表現出強烈的對比:一方麵,它有最豐富燦爛的想象;另一方麵,它又有極為巧妙和偶有因襲的詭辯。一邊是色彩瑰麗,另一邊是很熱愛修辭的對比。故作驚人的語言和錯綜複雜的情節相輝映,刻意安排出乎意料的結果,以強化抒情的效力。尖銳的不調和,而衝突一向趨於悲劇的結束。對話鏗鏘有力。誠然,內在生命是相當豐富的,而處理超乎一切的榮譽所持的嚴肅和堅韌,卻也能兼顧想象力所馳騁的美妙言辭。在西班牙戲劇裏,人為的矯揉頗能融化於真誠的獨創力。

這位壯麗與特殊傳統的繼承者和後起之秀,是本年度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人之一。他是現代的產兒,並且擁有完全獨立的見解,此項見解和加底倫世界觀不同。他熱愛自由,為寬容而奮鬥不懈,他與獨裁和階級政治格格不入,但是他卻有自古以來西班牙戲劇家的特殊標記,那就是異乎尋常的熱情和尊嚴。這位作家就是何塞·埃切加賴。正如同他的前輩,他知道如何表現衝突於不同性格和理想中,使之非常感人,且有引人入勝的興味;同樣的,也像他們津津有味地研究良知上最複雜的各種情況。眾所熟知的悲劇基本效果:引起觀眾的哀憐與恐懼,這方麵他所表現的手法,不愧為一位戲劇大師。表現最生動的想象,和最精煉的藝術感之吻合無間,他比諸古西班牙戲劇大師們毫無遜色。爰此,對他的成就不予苟同的某批評家說“他是純種的西班牙人”,這他是當之無愧。誠然,他的世界觀是廣泛的。他的責任感被淨化了,他的基本觀念是寬大為懷的,而在保存個別國家的特性方麵,他的道德英雄觀則含有人性普遍特征。

何塞·埃切加賴於1833年誕生在馬德裏,可是幼小時光是在慕西亞度過的,其父在該地的學術機構擔任希臘研究教席。14歲完成中等教育後,進入土木工程學校,在學校裏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和熟練的技巧,令人刮目相看。五年後,1853年以極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學業。數學和機械是他最有心得的兩個科目,他的獨特見解和旁涉的有關部門,使他於一年後受聘母校擔任教授之職。前幾年的生活非常拮據,於是隻有充當家教或是私人授課,以維持最起碼的生活。雖然物質生活寒傖,但他卻很快地成為一位傑出的教師,在純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麵的成就真可謂傲視群倫,使他成為一位很出類拔萃的工程師。同時,他也熱衷於學習政治經濟學,包括自由貿易理論。不久,這位有才氣的、活躍的工程師受邀請擔任最崇高的職位。並曾三度擔任內閣政府部長職。據認識他的人——不管是敵是友——都異口同聲地承認:他在處理國家財政和公家工作,都有令人望塵莫及的獨到才能。

Mucia——西班牙東南部靠近地中海的地方。

這位學者除了發表解析幾何、物理、電氣方麵的論文,又精力充沛地創作劇本,這可真令人驚訝不已。據說他創作舞台劇是有方程式和問題之類。他天才橫溢的觸須頗受讚美者大聲喝彩,可是也遭受到人家的嚴厲批評。盡管如此,幾乎人人都無法否認,他劇作中的道德感是異乎尋常的令人讚佩。一些批評家的意見並非無的放矢,以某些外科醫生的例子而言,他們認為埃切加賴處理的手法隻有一種,那就是Urereetsecare;不過,對浪漫的讚揚和以嚴峻的態度譴責不負責、妥協,這方麵確實值得稱許。

埃切加賴追求勝利的生涯,對於別人一時跟著時髦的讚賞他不重視,隻有對他天才的真正鼓舞他才細心傾聽。他創作戲劇作品的豐富,使我們想起羅貝·底·維加和加底倫。

年輕時期,當他在土木工程學校念書時對戲劇就很熱愛,所積蓄的零用錢幾乎都用於門票看戲劇表演。1865年完成了一部叫《私生女》(Lahijanatural)的劇本,接著1874年發表了《存折》(Ellibrotalonafio)。雖然他用筆名發表,可是不久人家就查出原作者乃當時西班牙財政部長埃切加賴。幾個月後,《最後之夜》(Ladltimanoehe)也公演,從此他豐富的想象力就一發不可收拾,接二連三有新的問世,一年之中曾有三四部劇本的驚人創作。誠然在此無法一一細列他的全部作品,但幾本頗受重視的劇作則值得介紹。埃切加賴的成名作是1874年11月發表的《複仇者之妻》(Laesposadelvengador),本劇中他顯示了真正的天才,某些誇大的情節,美不勝收。觀眾都認為它恢複了黃金時代的西班牙戲劇,人們尊崇埃切加賴為國家戲劇詩最光耀時代的革新者。

翌年《劍把》(Enelpunodelaespada)問世,同樣頗獲讚賞。高尚觀念中所含的雄偉力量使觀眾激動不已,喝彩之聲與台上的表演齊鳴,劇終後埃切加賴本人出場七次以答謝觀眾的不絕掌聲。1878年發表《火柱和十字架》(Enelpilaryenlacruz)後引起很大的爭論,作者表現本人是自由思想對抗無法容忍、人性對抗宗教狂熱的維護者。埃切加賴的典型作品是1882年所發表的《兩種義務的衝突》(Conflictodosdeberes)。義務(責任)的衝突幾乎是每部劇本中不可缺少的情節,可是這一部淩駕其餘的,顯得特別尖銳和極端。

使他屹立文史永垂美名的是另外二部作品:1877年1日公演的《或狂狷或神聖》(olocuraosanidad)和1881年3月公演的《大帆船》(ElgranGuleoto)。

在《或狂狷或神聖》裏蘊藏著許多不同的觀念和深不可測的才華。本劇描敘一位基於義氣而放棄世俗財富和犧牲個人前途的人,他被人家認為是瘋子,而他的朋友和世人也都以瘋子對待他。羅連梭(LorenzodeAvendano)意外而且無法否認地得悉聲名和財富不能合法地屬於他時,他毅然拋棄了它們,當一個人不合法的不容置辯的證明已消失時,他堅持自己的決定。這種理想主義被他的家人視為瘋狂,並且羅連梭被人人視如唐吉訶德,一個頑固而心地單純的人。戲劇的結構既穩固又結實,顯示那是一位工程師的作品,他精確地計算了所含的全部因素,同時這作品也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更高層次的一麵,那就是詩人的成熟創作天分。除了外在衝突,這作品也描敘一個極為悲哀人物的內在>中突。它包含一種義務和機會主義之間的奮鬥,而羅連梭順應理性的指揮達成殉道。經驗常常告訴我們一件很普遍的事實,一個忠實地服從自己理性的人必須準備忍受殉道的命運。

《大帆船》給人更深邃的印象。公演後的一個月內連續再版五次以上,並且激起全國的預約熱潮,以對作者表示敬意。因為對人物心理的非凡描寫,本劇具有不菲的價值。主題顯示造謠生非的力量。最純潔的人物形象,被人們的閑言閑語破壞,同時惡意中傷地變成畸形了。葉內斯特和狄歐德拉並沒有見不得人的事,可是這個世界認為他們是有罪的,最後,他們被人遺棄,結果他倆投入彼此的懷抱。細膩的心理分析在此表現於無微不至的觀察,這兩位高貴人物絕無竊取鄰居權利的意圖,結果不知不覺中彼此孕育了情愫。他們受到被驅出家門的逼迫之後,才發現彼此相愛的事實。本劇中浪漫主義獲得勝利,劇中詩的美妙是清晰可見的,抒情細節的穿插繽紛多彩,而結構又毫無瑕疵。

埃切加賴繼續從事著戲劇家的生涯。今年(1904)他發表另一新著——《不安的女人》(Ladesequilibrada),一開始第一幕的提示和詳細的敘述真是天才的大手筆,而整部作品皆洋溢著詩的靈感。劇中人唐毛利修(DonMauricio)——一位埃切加賴喜歡的典型騎士——他不願意輕忽職責(義務),以換取個人的幸福。

這位偉大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名副其實的,他的作品以精力充沛見稱,他的觀察方式孕育著這種高遠的理想,對此,一位頗負盛名的德國批評家說:“無論在任何時候,埃切加賴都會要求履行權利與義務吧!,,

埃切加賴借著《大帆船》裏的一個人物,說出對世界最悲觀的話:“直到他死後三百年,才認識他的天才與眾不同。”

無疑地,這種情況確實會發生。除了上麵一般性論述的說明之外,我們也能從埃切加賴的作品所引起的公正讚譽獲得證明。對那些讚美的頌辭,瑞典皇家學院同意再增一個名額,頒發諾貝爾獎給這位傑出詩人何塞·埃切加賴——西班牙皇家學院的榮譽與光榮,以表示對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