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向李通甜甜一笑,然後便向遠處走去了。
李通看著女子離去的背影不由呆了,他覺得,這輩子自己或許永遠都忘記不了醒來時,映入眼簾的那張秀臉了。
“伯姬?此處已近白水村,難道是劉秀小妹劉伯姬?”李通心裏暗自胡亂猜想到。
李通隨後吃了些那位名為伯姬的女子留下的食物,他也終於恢複了些力氣,再休息一會兒後,他翻身上馬,向白水村疾馳而去。
這時,在舂陵各地準備造反事宜的劉秀和劉演,也已得知了宛城李家的滅門之禍,但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家產已經變賣一空、各路明暗處賓客人馬也已經聚集,所以此時的造反一事可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劉演以酒會為名,集齊賓客與舂陵劉氏族人,席間舉酒慷慨言道,“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乃天亡王莽之時,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
說完,劉演大口將碗中的酒喝盡,然後“啪!”的將碗摔碎,三百賓客聞聲魚貫而出,皆刀劍盔甲,威武挺拔,恍如神兵天降,立時震懾了全場。
但劉氏子弟卻被幾天前宛城李氏的滅門慘禍嚇破膽,他們緩過神來後跑的跑,藏的藏,都說:“劉縯劉伯升,你這是要我們的命啊!宛城李氏被焚燒的屍體現在還掛在城頭上呢!”
在這種局麵下,有一個人突然出現了,他一出現,就止住了劉氏子弟的逃跑。這個人就是劉秀。
劉秀以一個嶄新的麵貌,出現在大家麵前。他穿著深紅色的袍子,戴著寬大的武官帽子,威武非常。
大家看到劉秀,頓時驚呆了,誰能想到平時毫不起眼的泥腿子劉秀,換了身衣服之後竟有如此的氣勢?
劉氏子弟都紛紛說:“平常這麼老實謹厚的人竟然也造反了!我們就心安了。”
雖然此時勉強讓大多數的劉氏子弟加入造反隊伍,但還得爭取家族中長輩們的支持。
而劉演、劉秀的叔父劉良,無疑是現在劉氏族人中屬於高輩分的人物。劉秀九歲就沒有父親,和哥哥姐姐寄養在劉良家,對於劉秀來說,劉良既是叔父又是養父。
而且,劉良還是舂陵宗室的族老,在整個劉家德高望重,聽說劉秀要造反,他大怒,嗬斥劉秀道:“劉秀啊劉秀,你和你大哥劉縯劉伯升誌向本來是不同的,劉縯成天瞎折騰,你一直是老實本分,怎麼在造反這件事上,你們哥倆怎麼就能高度統一呢?”
劉秀以天下大勢及繼承高祖偉業那一套勸說劉良,然而劉良非但不聽,還威脅到,如果劉秀非要造反的話,他就去官府告發。
劉秀也沒有辦法,隻得暫時把他弄到間屋子裏麵,不讓他出來。
公元22年11月,劉秀隨他大哥劉演率領族人、門客七千人在南陽舂陵舉起了反莽的大旗,號稱柱天都部,即自喻為擎天之柱,劉秀於是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征戰生涯,這一年,他剛剛二十八歲。
南陽的有野心的豪傑當然不止劉演一人,原本劉演是與其他南陽的豪傑約定於同一時間起兵,然後齊聚宛城的。
無奈,李通滅門案一出,南陽震駭,人心惶惶。劉演如約起兵了,但其他的豪傑卻臨時變卦了,他們紛紛推辭,借口千奇百怪:這個老母生病,那個媳婦有孕,這邊兒子忤逆,那邊閨女偷人。總之一句話,咱這幾天不是很方便,要不你劉縯先上得了。
劉演氣得直摔杯子,劉秀沉思了一會兒後,說到:“如今其他豪傑失約,隻我們一部人馬未免有些示弱,而綠林軍中的新市兵與平林兵就在舂陵附近,不如與他們合兵,共謀大事。”
劉演豪聲道:“隻我們一部人馬就怎了,想當年高祖起兵時,也不過三千沛縣子弟兵。”劉演打心眼裏看不起那些由泥腿子組成的流民武裝。
劉賜卻緩緩說到:“高祖得天下時已有百萬帶甲之士。”
劉演聽後一陣沉默,許久後他才歎了一聲道:“那誰願去聯絡綠林軍的新市兵與平林兵?”
劉秀本想自薦的,但族兄劉嘉已搶先說到:“某願往!”
“既然是孝孫去,那這事看來是成了。”劉演大喜道,因為他知道,劉嘉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情。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曾經寫了一部叫做《玉搔頭》的戲曲。其中一句“有誰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兩個綠林豪傑率眾來歸,要助我力圖大事。”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就像現在的網絡流行語一樣的火了,以至於後世往往用綠林豪傑來統稱強盜、山賊中的英雄人物。這位李漁仁兄還有一部作品,比“綠林豪傑”更廣為人知,甚至多次被翻拍為電影,至今仍存在於許多男同胞們電腦的硬盤中,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