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頑疾(1 / 1)

人的價值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前些年一些常混跡於三流九教的“楷模”人物,忽地一夜間聲名鵲起,人盡皆知,掀起一眾才子佳人爭相模仿的狂潮,引得各路神仙紛紛攘攘湧進這些三流九教,刹那間,眾人口中所謂的“價值”卻無一人再提及,直道“世上無難事,隻要肯花錢。”

此番有教無類者,罵人攜宗帶祖已是常態,如若不然則是不符合潮流,不順應時代,脫離了“流量”的號召。

好比那麼些個上班摸魚,下班釣魚的人而言,這種情況恰好是他們釣魚時必不可少的“餌料”,這種餌料吸引著無數垂釣者,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們恨不得自己可以被當成魚兒給釣走,好可以在雕龍畫鳳的菜盤中盡顯洋相。

夜覽熒光屏,白看電子書,十人戴九鏡;好像中國人天生對眼鏡蛇的研究情有獨鍾,始終無法理解眼鏡蛇為什麼不用戴眼鏡——如果國際上麵印度允許,恐怕“蛇節”的桂冠,早已被我中原能人異士給摘去。

世人多崇尚神仙,忘卻自我,故道觀寺廟香火不斷,祈願長生不死,他們恨不得天天住在道觀,與天地同起同睡。

且說那諸天神佛仙不知為何,也想不到施展了什麼秘術,信其之人拜到頭破血流也在所不辭,不信之人踢爐撒灰厭惡至極。

若能大興祭祀之禮節,又何患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細細想來,在祭祀這方麵,還得看“天竺”的演繹,起碼人家是拜得誠心誠意,而我中華人民則無事不登三寶殿,問緣求姻天地府。

興許是男女比例失調,亦或者天道好輪回?

縱觀全局,當代女性似乎大部分是帶著戾氣而活,這一類人往往意識不到自我的態度,全然一副唯我獨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姿態。

得益於武則天傳奇的洗禮,否則恐怕放眼古今,區區女皇帝對於這些人來說,又何足掛齒?不過螻蟻罷了。

幾千年曆史的熏陶下,反而越熏陶變得越黑,雖說後宮不得幹政,但不代表不能“涉世”,有權有勢之人,大有權臣之餘澤。

煽動兩性對立的女子,與禍亂朝綱的貴妃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自古以來,世人皆崇尚道德與法治,這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奏效。

道德高到一定地位,便分不出是“大賢”還是“大嫌”,此類現象推動著“高質量”的法治,以至於到了一種顛倒黑白的境地——古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今卻是——僅僅是同罪——“罪在他身。”

此類人的所作所為不外乎人神共憤,人人得而誅之!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方可泄憤也。

如果司馬遷還活著,定然會對此曆史大寫特寫,大書特書,供後代兒孫子女傳頌千秋,屆時當今所處的時代,不過是後人茶餘飯後的一個笑話罷了。

這類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上班受了鳥氣,下班受了家氣,早上受了孩子氣,索性晚上大發獸性。”

偶有白天也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