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潛伏在“大盜”軍中的地下尖兵1(2 / 3)

在武漢分校,共產黨是主導力量。蔣介石雖然名義上是軍校校長,但一切由副校長共產黨員惲代英主持,武漢分校黨和行政上都是由惲代英負責,他還參加湖北省的黨政工作。軍校的政治部主任,總教官都是共產黨人。1927年2月21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稱為武漢政府。政府負責人汪精衛,還有徐謙、鄧演達等,共產黨在武漢政府中起主導作用。

八一起義 幾經周折

1927年,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蔣介石公開反共,在南京成立政府,要求武漢政府搬到南京,武漢政府決定東征。此時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校本部也開始搞清黨。國共雙方鬥爭激烈,表明武漢形勢要發生更大變化。組織上認為靖任秋在武漢活動中過於暴露,通知他離開武漢。

黨組織原來打算調靖任秋到二十軍賀龍部,準備成立第三師,師長內定周逸群。靖任秋按照指示離開武漢到了九江,這時東征部隊也到了九江一帶。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領導。這個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麵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複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江西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

然而,東征部隊到九江後內部已開始分化,張發奎同汪精衛勾結很緊,並在第二方麵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十一軍軍長張發奎(葉挺的二十四師就隸屬十一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在汪精衛的指使下,準備解決葉挺部隊。葉挺得到這一情報後,立即指揮部隊向南昌移動。具體組織南下行動的這批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施“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

等靖任秋走到江西境內,組織上改變決定,讓他到葉挺部隊去。

南昌當時是第三軍朱培德的區域,朱德在這裏任公安局長兼朱培德第三軍教導團團長。從7月25日起,第十一、第二十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由九江、塗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

1927年7月下旬,靖任秋到達南昌葉挺部二十四師報到,擔任政治部組織科長。隨後,與所在部隊一起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之前,各部隊作了分工。周恩來負責前敵軍委,劉伯承負責參謀團,彭文就在參謀團工作。靖任秋當時隻有22歲,因為是軍校畢業生,指揮部讓他率領政治部隻有二三十人的武裝,在百花州出口的地方作自衛性質的防守。

8月1日淩晨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劃,第二十軍第一師、第二師向舊藩台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向鬆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靖任秋守衛的百花洲出口處,沒有與敵人接火。起義部隊速戰速決,激戰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全部、第七十五團3個營和第七十四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8月2日到達南昌集中。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急令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靖任秋隨起義軍一路南下,向廣東進發。9月初,起義軍一部在會昌西北的洛口地區,擊退黃紹竑部的進攻。9月23日,起義軍主力占領潮州、汕頭。與此同時,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製第二十五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州,令陳濟棠、薛嶽部3個師1.5萬餘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

經過多次激戰,起義軍已勢單力薄,遭到東路軍的截擊,激戰不勝,部隊大部潰散。革命委員會和起義軍領導人分散轉移,一部分人到了香港,一部分人到了上海。周恩來到達上海,在中央軍委工作。彭文被組織動員離開部隊,而後一直以教育為掩護,在國民黨統治區為黨做情報工作。

靖任秋於1927年10月10日,乘船到達上海。起義軍餘部1300餘人進入海陸豐地區,最後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並於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這是後話。

到上海的同誌很多,黨中央在上海組織人員收容潮汕下來的同誌,靖任秋到上海後很快就找到組織。上級黨組織安排靖任秋到上海總工會工作,開始還準備在上海發動工人暴動。後來,暴動計劃取消,他又調上海閘北區委工作。1928年春,靖任秋又被調到中央軍委工作,由周恩來親自領導。由於工作需要,同年4月,中央軍委派靖任秋到武漢軍委工作。

誰知到武漢後,武漢軍委已遭破壞,他要接頭的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和組織失去聯係的靖任秋,到過鄭州、開封、歸德等地,經常身無分文,連住宿和車費都靠朋友相助。經過大半年的時間,幾經周折後,他不得不回到上海去找組織。回上海後靖任秋碰到了曾鍾聖,通過曾鍾聖,他與組織接上了關係,並代替曾鍾聖到泉漳中學教書。

1929年春,靖任秋和彭文結婚。可是他在泉漳中學才教一個學期,就被國民黨市黨部發覺,要逮捕他。幸虧地下黨早得到消息,搶在敵人抓他之前通知他轉移。由於家庭十分困難,還有弟弟妹妹要撫養,這年暑假彭文經人介紹,到新加坡教書。彭文先做家庭教師,不久在中華女師找到工作,後來擔任了中華女師校長。1930年,彭文讓靖任秋也到新加坡來。得到組織同意後,靖任秋也到了新加坡,在華僑中學任教務主任。

說來也巧,在新加坡靖任秋碰到了南昌起義時二十四師政治部的宣傳科長蔣瑞青,蔣瑞青就在華僑中學擔任訓育主任。經過蔣瑞青證明,靖任秋恢複了組織關係,同蔣瑞青在一個小組過組織生活。這個學校圖書館的主任姓蔣,是個進步人士。他們的一些進步活動,暑假之前被當地政府發覺,靖任秋被學校辭退,連蔣瑞青也被一同被驅逐出境。

彭文見靖任秋呆不下去了,她表示願意與靖任秋一起回國。1930年8月,靖任秋與彭文一起回到上海。

西北曆險 初識“大盜”

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進行中原大戰時,楊虎城站在蔣介石一邊。1930年楊虎城乘虛攻入西安,被蔣介石委任為西北行營主任兼陝西省主席。當時陳興霖在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擔任政治部主任。1931年初,靖任秋來到西安,經過陳興霖(陳子堅)介紹,到楊虎城設在西安的潼關行營參謀處任中校參謀。彭文先是留在上海,1931年初夏間,她來到西安,在第一師範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