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爐神——不要忘記那些年一起哭過笑過的女孩(1 / 3)

女神赫斯提亞的故事

赫斯提亞是宙斯的姐姐,掌管萬民的家事。在希臘神話中,並沒有顯著的個性。阿波羅和波塞冬都曾向她求婚,但她發誓終身不嫁,以保持少女的貞潔。

宙斯考慮到赫斯提亞要有個棲身之地,就答應讓每個家庭都給她一個席位。她悄悄地離開奧林匹斯山,保護每個有爐灶的家庭。她不僅是爐神,也是家神。在古代,祭壇上的火由先人點燃,他們的後代有義務讓燭火繼續燃燒下去,因為燭火的熄滅意味著人種的滅絕。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爐灶,每個城鎮都有自己的祭壇。祭壇上的火象征著這城鎮的生命,每當一個城鎮的人到新的地方建立殖民地,聖火也就伴隨著這些勇敢的移民到別的地方去。

在羅馬神話中,關於赫斯提亞的事情並不多。她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少女們的純潔和幸福終身不嫁,不分日夜、不辭勞苦,為了每一個少女而徹夜不眠。文獻中記載,這位女神是不休息的。為了他人,她完全奉獻了自己永恒的生命。

赫斯提亞不求引人注目,不求物質享受,用無條件的愛贏得朋友和愛人的心。可以說,爐神赫斯提亞的愛是無私的,對生活的需求也是極低的,也沒有任何功利心理。所以,她是最適合成為朋友的女神。

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當然都希望與赫斯提亞這樣品性的人為友。作為女人,我們可以沒有男人,但不能沒有女性朋友,沒有朋友的孤獨感,是任何事情也無法填補的。

化妝照鏡子,做人照朋友

女人一生中離不開鏡子,因為隻有通過鏡子,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外表的優點和不足。但是鏡子隻能照到外表,卻不能照到內在的品質。我們是秀外慧中,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無法通過鏡子來體現,這時體現出朋友的另一個價值——“鏡子”的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朋友來審視自己的內在品質,有過則改之,無過則加勉。

田歌記得自己上中學時看過一本小說,裏麵有段關於朋友的描寫:“身邊的位子就這麼多,有人要進來,有人就得出去。”意思是說,交了新朋友,就會忘記一部分老朋友。然而對田歌而言,她生命中有三個朋友是絕對不會忘記的。一個是從小玩到大的小春,一個是初中時結交的栗子,還有一個大學時的密友阿青。

每當田歌對自己的生活十分不滿,卻又找不到宣泄口時,她就會來到小春家中。小春結婚半年丈夫出車禍身亡,留下了小春和她肚子裏的孩子。現在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小春依舊一個人,獨自撫養著孩子,贍養自己的父母和已故丈夫的父母。不到30歲的年齡看起來已經快要40歲了。每當田歌看到小春,就會覺得自己很矯情,比起小春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自己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於是,之前的不悅一掃而光,對當下的生活會倍感珍惜。

當田歌感到十分迷茫,找不到前進的動力時,就會來到栗子家。栗子是一個不出名的畫家,她開辦畫室招收學生的同時,還開著一家畫廊,賣一些自己收藏的,或是臨摹的名家畫稿。在收入達到小康的生活狀態下,栗子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比起那些感覺畫畫沒有“錢途”而改行的人,栗子要幸運多了。所以栗子的身上總有用不完的激情和活力。隻要看到栗子,就好像看到前途是一片光明,不管如何迷茫,田歌都能立刻找到前進的動力。

而當田歌有些飄飄然的時候,她就會找到阿青。阿青是她所有朋友中最優秀的人,在學校是學生會主席,保研、考碩、當博士,現在一家科學研究機構工作,時常出國學習交流,可以說年輕有為。與阿青在一起,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自卑感,因為她太優秀了,優秀到讓人不敢直視,否則她的光芒會閃到自己的眼睛。所以,每當田歌有些自以為是,找不到北時,就會仰望一下阿青,體會一下從半空跌落到地上的感覺,讓自己別再那麼驕傲。

因為有了這三個朋友,田歌的生活即便有波瀾,她也能夠從容麵對,然後繼續穩步向前。有時候田歌很感謝老天,讓自己身邊有這樣三麵鏡子,時刻警醒著自己的人生。

在一望無垠的寬闊田野上馳騁,如果不去看裏程表,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走了多遠的路,因為一路上的風景都是一樣的,我們就像是在原地踏步。而如果有了參照物,即便沒有裏程表,我們也能知道走了很遠,因為經曆過了不同的風景。

做人也是如此,有朋友這麵鏡子,我們才能探索自己與自身的關係,而且不斷學習新知,把別人身上讓自己仰慕的東西逐漸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別人身上讓自己厭惡的東西,從自己身上剔除。如果沒有朋友這麵鏡子,我們就無法從朋友那裏吸取教訓,無法從朋友身上看到自己對自身有哪些不滿。每當我們無法忍受朋友的某些行徑時,其實就是無法忍受自己那樣做。

當我們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不管是不如我們的朋友,還是讓我們敬仰的朋友,都能夠成為我們的一麵鏡子,都能使我們把依靠評判“他人外在”而獲得的感知,轉變為終生探索“內在自我”而獲得感知。並通過我們針對朋友作出的所有決定、評價及預測,把他們視為能讓自己發現如何去療治自我、日趨完美的線索。

與此同時,不要忘了我們也是朋友的一麵鏡子,如果我們想對她們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為正麵教材出現在朋友麵前,就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管是事業上還是道德上,都要高人一籌;如果我們不思進取,就很可能淪落為朋友眼中的反麵教材。

閨密,君子之交親密有間

張曼玉和鍾楚紅曾是十分要好的姐妹,但是鍾楚紅在一次做節目時,不小心將張曼玉在男友爾冬升家過夜的消息踢爆,自此兩大美女翻臉,老死不相往來。還有早先章子怡的潑墨門事件,其閨密趙欣瑜被稱是幕後黑手。可見,閨密之間有時候可以好得像一個人,有時候也可以瞬間翻臉不認人,就好似一把雙刃劍,用不好就會傷了自己。

婉瑜和芷欣從大學起就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畢業後兩個人留在同一個城市,合租一套房子,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關係一直十分融洽。後來她們各自找男朋友,二人行變成四人行。婉瑜和芷欣之間的話題變得更多了,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關於各自的男朋友,以至於她們對對方男朋友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包括性能力。

後來婉瑜與男友分手,芷欣與男友順利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作為閨密,芷欣一直很擔心婉瑜的終身大事,召集了身邊所有的朋友與家人為婉瑜介紹男朋友,但是卻沒有一個能夠與婉瑜牽手。眼看著過了30歲的年齡,婉瑜依舊孑然一身。芷欣不忍心看著婉瑜孤單,於是經常將婉瑜邀請至家中吃飯聊天。有了小寶寶後,芷欣還要婉瑜做自己孩子的幹媽。有時候,婉瑜在芷欣家玩的時間晚了,就直接住芷欣家,有時候則是芷欣派老公將婉瑜送回家。

原本芷欣以為她們的友情會一輩子這麼好,等到頭發花白時依舊可以牽著手逛街。但是令芷欣沒有想到的一幕出現了,周末公司臨時有事,老公也不在家,芷欣便叫婉瑜來家中幫忙照看孩子。然而當芷欣到公司後才發現通知錯了人,所以又急忙趕回家。當時孩子一個人躺在嬰兒床上,而另一個房間的門虛掩著。芷欣走過去,看見婉瑜和老公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接吻。

芷欣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兩個自己最愛的人背叛了自己,那種萬箭穿心的感覺讓芷欣生不如死。而當芷欣與他們對峙時,婉瑜竟然怪罪是芷欣逼她這麼做的。談戀愛的時候,芷欣就總是說自己的男朋友有多優秀,而婉瑜卻總是對自己的男朋友不滿意,並最終與男友分手,心心念念希望能找一個像芷欣男友般優秀的男人。然而,與芷欣一家人待的時間越長,婉瑜就越無法控製自己的情感。更加讓婉瑜無法忍受的是,芷欣經常讓婉瑜住在家中,當著婉瑜的麵與老公卿卿我我。婉瑜想不通明明自己各方麵勝過芷欣,為什麼得不到芷欣一半的幸福。所以婉瑜決定用事實來證明,這樣的幸福自己也可以擁有。

而老公則說自己起初並沒有想背叛芷欣,但是一方麵是婉瑜頻頻地暗送秋波,另一方麵是芷欣總是不斷給他們提供機會。老公才慢慢開始動搖,再加之芷欣總是將婉瑜拉進他們的二人世界,導致他有種三個人談戀愛的錯覺。

芷欣原本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卻沒料到自己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傻的人。看似她是這段感情中的受害者,而事實上這與芷欣沒能和閨密保持適當的距離不無關係。

心理學家霍爾曾做過一項研究,人際關係的欽慕可以通過交往雙方所保持的空間距離得到體現。父母與子女、情人、夫妻間的距離為0.4572米,朋友、熟人之間的關係為0.4572~1.2192米,一般認識的人,距離為0.4572~3.6576米。即便是最親密的人,仍需要保持距離,同樣也說明了不論我們如何努力,彼此之間了解再充分,閨密之間也是兩個帶有不同需求不同特質的個體。就像兩個集合,有交集但是也有不能相交的部分,那部分便是每個人的私人空間,它屬於自己的最具個性化、最獨特、最能代表自己的部分,如果這一部分得不到認同,人就會變得憤怒、痛苦、哀傷。

芷欣和婉瑜之間的問題就在於她們沒能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侵占了彼此的私人空間,所以才會使她們之間的關係發展到後來的一步。所以,閨密之間親密要有度,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有時候必須在一起,但有時候則需要各過各的。

女人通常都比較敏感,虛榮心、嫉妒心也比較強,越是親密的閨密琪羅越容易被拿來比較,因此與閨密琪羅相處的第一要訣就是不要有意無意地炫耀自己,尤其是對方嫉妒且匱乏的那一方麵。

不管那個男人再怎麼優秀,再怎麼吸引你,如果那是閨密琪羅的男人,也要離他遠一點,閨密琪羅之間可分享美食、分享秘密、分享房中術、分享生子經,但萬萬不可分享男人。在愛情麵前,親姐妹都可能翻臉,更不要說閨密琪羅。因此,如果不想失去閨密琪羅,那就趁早離那個危險的男人遠一點。

關於閨密琪羅的秘密,即便是爛在肚子裏也不要說出來。任何女人在愛上一個男人時,都會擔心自己曾經的感情經曆會被曝光。同樣,一些曾經的糗事也會讓閨密琪羅在男友麵前下不來台。作為知根知底的閨密琪羅,為閨密琪羅保守秘密這一條還是要懂得的。

閨密琪羅之間,關係再親密也是兩個人。如果我們傻得分不清楚,那麼就隻能等著為這段友情“收屍”了。

藍顏知己,難得的精神伴侶

“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被稱作知己,男人的是紅顏知己,女人的是藍顏知己。看過電影《失戀33天》的女性都十分羨慕黃小仙有王小賤這樣的藍顏知己,能夠在自己執迷不悟的時候掄過來一巴掌打醒自己,換了是女性朋友,大多隻能陪自己哭一哭,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懷抱了。

所以說,女性需要藍顏知己,因為男性可以提供給我們與自身不同的思維習慣和理性模式,可以給我們屬於男性特有的穩定和持久的友誼。他可以在我們遇到麻煩時成為我們忠實的訴苦聽眾,他可以在我們車子拋錨時一個電話就立即趕到現場,他可以在我們搬家時充當免費的勞動力,他可以在我們失戀時積極為我們尋覓下一段戀情。但是卻不會與我們有任何肌膚之親,他像兄長、像父親、像伴侶、像哥們兒,這就是藍顏知己。

艾靜與老公結婚前,對老公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必須允許有強子的存在,這個強子是何許人也?就是艾靜打娘胎裏出來就認識的藍顏知己。

老公有些為難,如果說結婚前有什麼藍顏知己他無權幹涉,現在結婚了,妻子有個藍顏知己,這要是傳出去,別人會認為自己帶了綠帽子。但是艾靜態度堅決,說:“在認識你之前,我就已經認識他了,我們有30年的交情。除非你能讓時光倒退30年,我先認識了你,我就考慮與強子斷交。”

這樣無理取鬧的理由,難住了一向不善言辭的老公,無奈之下,老公提出了約法三章:第一,不準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見麵;第二,見麵一定要經過他的允許;第三,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參考前兩條。艾靜聽後,想都不想就答應了,這對她而言太簡單了,首先,自己和強子之間雖勝似奸情,但確實沒有奸情,行得端做得正,沒有必要偷偷摸摸地見麵。其次,不就是提前請示一下嘛,難道老公還敢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