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到陶地後,又生了一個小兒子,算起來這些陶朱公應該六十多歲了,還能夠出出兒子來,顯示他的健康狀況很好。這樣陶朱公就一共有了三個兒子。
小兒子長到成年的時候,家裏發生了一件大事:陶朱公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被抓了起來。陶朱公說:“殺人償命,這是天理,可是我聽說,富貴人家的子弟,殺了人之後還是有辦法可想的。”於是他就讓他的小兒子,帶了一千兩黃金,裝在粗布袋裏,用一輛牛車拉著到楚國去活動活動。
小兒子將要上路的時候,大兒子堅決要去,陶朱公不答應。大兒子說:“家中的長子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現在二弟犯了罪,父親不派我去,卻派三弟去,肯定是認為我不中用。”於是就裝模作樣地要自殺。他的母親也幫他勸說陶朱公,陶朱公無奈,隻好派大兒子去。他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送給他的老朋友莊先生,並叮囑大兒子說:“到了那裏,把千兩黃金送給莊先生,一切聽憑他去辦理,遇事千萬不要和他爭論。”大兒子於是就出發了,還私自另外帶了幾百兩黃金。
到了楚國,大兒子去拜訪莊先生,他看見莊先生住在城外,門前有一大片野菜地,居住條件相當艱苦。大兒子照他父親吩咐的那樣,把書信和黃金都交給莊先生。莊先生說:“你趕快離開,不要停留,即使你弟弟從監牢裏放出來了,也不要去問為什麼。”大兒子離開莊家後,沒有聽莊先生的話,而是悄悄留了下來,把他私自帶來的黃金送給楚國當權的貴族。
莊先生雖然住在貧民窟裏,但是他的廉潔正直在全國是出了名的,楚王及楚王手下的官員都很尊重他。他並不是有意接受陶朱公的金子,而隻是想在事情辦成之後再還給陶朱公,以作為已經幫過忙的物證。所以金子送到後,他對老婆說:“這是陶朱公的金子。如果我病死了,來不及提前交待你,你一定要記得還給他,不要動用它。”陶朱公的大兒子哪裏明白這其中的曲折,隻以為送他黃金便是向他行賄。
莊先生找了個合適的時機進宮去見楚王,他說:“天上某星的位置移動到了某處,這對楚國不利。”楚王向來信任莊先生,就問他:“該怎麼辦呢?”莊先生說:“隻有做好事,才可以消除它。”楚王說:“先生請回吧,寡人這就照辦。”於是楚王就派使者封閉了楚國的金庫。楚國那些受了陶朱公的大兒子賄賂的貴族就去告訴大兒子說:“國王就要大赦全國了。”大兒子問:“何以見得?”那人回答說:“國王每次大赦的時候,都要先封閉金庫。昨天晚上,國王又派人把金庫給封閉了。”大兒子心想:既然大赦,弟弟本來就該釋放了,莊先生也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他很吝惜送給莊先生的千兩黃金,於是就又去見莊先生。莊先生吃了一驚,說:“你還沒走嗎?”大兒子說:“我確實沒有走,當初是為了弟弟的事而來,現在聽說楚國將要大赦全國的犯人,弟弟自然就會釋放,所以來向莊先生辭行。”莊先生明白他的意思是想拿回他的黃金,就說:“你自己進屋去把金子取回去吧。”大兒子就自己進屋取出金子走了。他還很高興,自己省下了千兩黃金。
莊先生被大兒子的行為激怒了,就再次進宮去見楚王,說:“我上次說某星的位置移動那件事,君王說要用做好事來消除它。現在我在外麵,聽路人紛紛傳說陶朱公的兒子殺了人囚禁在楚國,他家用了很多錢賄賂大王身邊的人,所以大王現在再進行大赦,動機已經不純潔了,上天一定不會領情的。”楚王大怒,下令先殺了陶朱公的兒子,第二天才開始大赦。陶朱公的大兒子終於隻能帶著他弟弟的屍首回家了。
到家以後,家裏人和街坊鄰居都很悲痛,隻有陶朱公一個人笑著說:“我本來知道他一去一定會致弟弟於死地的。他不是不愛他的弟弟,隻不過他有些舍不得花錢。他小時候和我在一起,受過苦,知道謀生的艱難,所以不輕易花錢,至於小弟弟,出生以來就看到我富有,隻知道吃喝玩樂,哪裏知道錢財得來的辛苦,所以大手大腳地花錢,毫不吝惜。原來我要派小兒子去,就是因為他舍得花錢的緣故。而大兒子卻做不到,結果救不了他弟弟的命。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什麼好悲痛的,我本來就日日夜夜等著二兒子的屍體運回來了。”
即使年歲這麼大了,陶朱公清澈的智慧仍有如壯年時期,一點也沒有退化。故事雖是傳說,司馬遷仍特別將之放入《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其可信度頗高。
陶朱公最終老死在陶地,但他的名聲卻一直流傳到今天,後代的人們都很推崇他。